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COVID-19大流行期多重抗藥性菌株變化趨勢
投稿分類 微生物
主委發表種類: 口頭
投稿標題(中): COVID-19大流行期多重抗藥性菌株變化趨勢
投稿標題(英):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投稿摘要: 前言 2003年的SARS疫情,因多數醫院對感染管制觀念、措施不足,未能有效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導致對國家社會造成重大衝擊,也奠定大家對感染管制作為更加重視。2019年底起COVID-19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醫院除了原本常規業務外,增加防疫作為,持續執行相關醫療照護感染監測與各項組合式照護措施、手部衛生、個人防護裝備使用,此外也發現多重抗藥性細菌造成的嚴重感染有持續成長的趨勢,全球防治焦點不只是COVID-19疫情,其中抗藥性微生物議題也是重要關注之一。 方法 南部某醫學中心針對2021年~2022年10月疫情期間住院病人其多重抗藥性菌株(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 [包括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n)、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進行分析,同時監測感染管制措施遵從性及MDRO其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s)發生率。 結果 發現全院MDRO分離密度在2021年1.83‰到2022年1-3季1.65‰,下降9.77%;ICU MDRO分離密度由5.92‰下降5.65‰,下降幅度4.5%。全院HAI MDRO分離密度2021年0.45‰到2022年1-3季0.33‰,下降27.84%;ICU HAI MDRO分離密度由1.19‰下降0.97‰,下降幅度18.48%,其中以MRSA全院HAI MDRO分離密度由0.17‰下降0.065‰,下降61.8%,MRSA ICU HAI MDRO分離密度由0.26‰下降0.14‰,下降46.02%。 討論 疫情初期為避免工作人員因分艙分流,分派至不同單位對照護環境及業務不熟悉,進而疏忽感染預防措施,故加強感染管制措施教育、稽核,稽核期間發現2021年MDRO隔離防護措施正確率95.7%,2022年1-3季正確率97.3%,手部衛生遵從性2021~2022年1-3季年平均98.5%,為了避免霍桑效應,安排神秘客進行監測平均83.3%;疫情期間配合政府政策:住院病人限制訪客及只允許1名陪病者,監測陪病者手部衛生發現:其感管團隊監測結果遵從性平均96.3%,神秘客稽核其遵從性2021年48.79%,2022年1-3季61.7%,疫情期透過入院時加強宣導防護措施及手部衛生重要性,若病人為MDRO個案則再以衛教單張說明接觸性隔離防護配合事項,搭配定時病房廣播宣導,感管團隊持續走動式稽核,當發現異常則及時進行教育陪病者,強化陪病者落實防護措施重要性。 結論 COVID-19疫情的蔓延及病毒變異傳染力,雖值得關注,但MDRO變化趨勢也不容忽視,為因應現今醫療環境及國內外新興、再浮現傳染病頻傳等因素,應提升醫院的感染管制文化,落實抗生素管理,在防疫政策即將解除,恢復醫院陪探病之際,應思考納入如何提升訪客、家屬從「心」建立良好感染管制措施更形重要。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