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OMICRON席捲全台!如何安排常規血液透析患者?

防護措施

壁報

OMICRON席捲全台!如何安排常規血液透析患者?

During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pandemic in our community, how to arrange routine hemodialysis?

前言
根據台灣健保署統計,全台有近九萬名血液透析病患,隨著COVID-19疫情於社區廣泛流行,確診及居家隔離的透析病患與日俱增。在今年疫情初起時,為因應確診透析病患之需求,協調符合單人病室的內科加護病房提供給透析病患使用;但隨著疫情不斷升溫,需要重症照護的個案也持續攀升,加護病房仍需回歸給重症病患使用。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下,規劃符合感控動線之隔離透析空間,讓疑似或確診的病患維持常規的透析治療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方法
為達成此任務,感管室偕同血液透析室及工務室組成臨時團隊,進行現場動線查看與規劃:將原本的C型肝炎透析區規劃成臨時隔離區,提供疑似或確診病患透析,並增建輕隔間與一般透析病患做區隔。透析室組長每日檢視透析病患名單,將疑似或確診的病患集中透析。隔離中的患者到院後,統一由最接近透析室的後門進出,並由警勤組協助管控動線,透析技術員著標準防護裝備從入口處接病患至透析室隔離區,縮短病患到透析室的距離。同時也制定透析室篩檢以及分區作業規範;為保護其他透析病患的安全,確診後的病患必須篩檢抗原陰性後,再回歸一般透析區。
討論
本院有二個血液透析單位共72床,分別為40床及32床,空間劃分為門診病患、住院病患、B型肝炎及C型肝炎共四區。現場查看後,選擇於第一透析室劃分隔離區並進行動線規畫,由工務室協助施工。隔離區共設置6個床位,病患及醫護人員出入口分別在隔離區的前後,動線不交叉,醫護人員出口處設有前室(緩衝區)。醫護人員在照顧COVID-19確診病患後先在汙染區脫除外層防護裝備,再至前室脫除內層防護裝備後,才能回到清潔工作區。並於前室加裝移動式抽風設備,讓汙染區的氣流透過抽風機的filter過濾後,再接到原有的空調系統排出戶外。每班透析結束時,技術員會以1000PPM的氯錠紙巾將環境擦拭乾淨後,再使用紫消燈照射才會讓下一班要透析的個案進入。另特別規劃兩個透明視窗,以利觀察病患於透析過程中生命徵象及意識等變化,另也設置急救車方便進入的動線,如病患發生需急救狀況時,可及時搶救。
結論
面對席捲而來的疫情,臨危之際,須在短期內設置符合感染管制動線的隔離區,以供不斷攀升的確診透析病患使用。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下,以感染管制概念立基,再透過跨單位的合作討論,才能夠在短時間建造出隔離區來因應此次的疫情。透過這次的經驗,設置專屬透析隔離病房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應納入未來透析空間規劃,方能因應不同的傳染性疾病,以提升工作人員及病患的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