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建構整合式COVID-19專責照護病房降低空床率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建構整合式COVID-19專責照護病房降低空床率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COVID-19 Specialized Care Ward to Reduce Bed Empty Rate
投稿摘要: 前言 COVID-19疫情至2019年底開始在全球發酵,台灣也進入第三級警戒,因應國內疫情升溫,醫療應變量能需求量增加,確保國內醫療量能繼續運作,疾病管制署要求總床數500床以上之醫院,於期限內擴大開設專責病房及專責加護病房,且規劃需符合感管要求動線,落時人員分艙分流;隨著疫情狀態增減專責床位,111年4-6月國內疫情來到最高峰,本院由原本1個內科病房增設到2個,加護病房維持19床,疫情於7月逐漸趨緩,且病人大部分皆屬輕症,政府政策也將輕症改為居家照護,相較之下不須太多專責病房及加護病房床位,故本院指揮中心決議將專責加護病房移至現有一般專責病房,以利全院床位及人力有更好的運用。 方法 環境設置: 應因該疫情於本院第二醫療大樓徵收了2個內科病房(9B、10B病房,且每個病房又分Team 1及Team 2各有一個護理站)及1個加護病房,因著疫情的趨緩及政府滾動式的政策,在7月中旬疫情較趨緩時,暫時收治10B T2病人,請工務、醫工、加護病房團隊一起討論,改建了5間病房,增設加護病房設備、管路、動線等,將10B病房現有53床一般專責病房重新規劃成43床一般專責床位及10床專責加護床位,於8月1日開始收治10床專責加護病房。 動線流程: 因為是由現有專責病房改裝及新增設備,動線上並無異動,仍維持改裝前的動線,由第二醫療大樓設有專用電梯(B6)所有確診病人進出皆由該電梯出入,並有規劃人員動線、病人動線、廢棄物處理動線,該樓層10B也暫停訪客電梯停站,避免閒雜人等誤闖,只有要教育練加護團隊人員由原本在5樓上班改為10樓而已。 人力安排: 1.10B加護病房人力原專責加護病房團隊進駐,依據疾病管制署人力比進行照護,如遇兒科加護病人,則由小兒科團隊進駐照護。 2.工作人員健康監測:持續每天登錄體溫健康回報系統、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高風險單位工作人員每週進行PCR篩檢。 3.維持分艙分流,固定照護團隊,避免工作人員輪替或跨單位工作。 結果 1.本院趁疫情較緩和時,整修10B Team2專責病房並將5間病房改建為專責加護病房,並於一周內完成,為本院一大考驗。 2.加護病房工作人員需較辛苦,需重新適應的工作環境及病房動線。 3.原專責加護病房恢復收治10床一般內科加護病房病人。 4.降低急診病人待床時間,減緩壅塞。 結論 本院為南區急重症孕婦及兒科專責醫院,但是COVID-19疫情的起起落落,又要能兼顧兒科、孕婦及專責加護病房的需求,床位的運用實在是考驗的各家醫院的決策者、環境設備、人力的調度,在COVID-19疫情的未了作為經驗分享。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