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醫院工作人員與新冠肺炎社區疫情事件調查

感控監測

壁報

醫院工作人員與新冠肺炎社區疫情事件調查

Hospital staff and community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COVID-19

前言
某醫學中心神經加護病房同仁2022年1月15日有呼吸道症狀,自行快篩陽性,故至急診就醫執行SARS-CoV-2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陽性,但由於當時院內同時收治新冠肺炎陽性個案,中央為釐清是否有造彼此傳播疑慮,故介入調查進行相關感染管制措施。
方法
一、院方措施:
1. 該單位病人只出不進,1-2級病人及同仁持續監測並採檢二星期(2022年1月16日~1月30日)
2. 院方先針對陽案同仁照護之病人及有接觸同仁進行接觸者匡列及採檢。
(1)第一級接觸者:居家隔離14天+自主管理7天;每2天進行唾液採檢。
匡列原則: 與個案近距離接觸(2公尺以內)、相處15分鐘以上(含指標個案交班對象)、無適當防護下做侵入性治療。
(2)第二級接觸者:自主健康管理14天 (「自主健康管理通知書」開單+健保註記)。非一級接觸者病人,轉至一般專責病房;每2天進行唾液採檢。
匡列原則: 有佩戴外科口罩等級以上防護且接觸時間不超過15分鐘。
(3)第三級接觸者:自我健康管理;發生日進行一次鼻咽拭子核酸檢測,並配合院內高風險單位每周篩檢。
匡列原則: 接觸一級接觸者的工作同仁 (工作者皆佩戴外科口罩)
3.單位環境清消及採檢。
二、疾管署2022年1月19日來訪建議措施:
1.一級接觸者同仁返回工作時,再次執行鼻咽拭子核酸檢測。
2.加採驗神經加護病房人員用餐區空調進、出風口及空調迴風外氣進氣口。
3.工務處確認專責病房HEPA過濾效果與壓差。
4.針對同仁及其他兩位陽性個案進行基因定序。
5.再次釐清同仁是否與陽案有無動線重疊。
三、後續院方針對7、8樓一般專責病房進行病室間氣流及汙水排放系統是否相通檢測。
結論
事件共86人(1~3級接觸者),其相關採檢皆為陰性;單位環境及空調採檢皆為陰性;中央基因定序,案17967(同仁) 與案17589全基因序列差1nt,判相關。與17278差異大、判不相關。故院方再次釐清17589是2022年1月11日在旅館檢疫期中採檢陽性Ct:22.81,當天下午安排住院。且院方陽性個案是從對外的獨立專屬電梯上專責病房;同仁是2022年1月15日晚上11點左右從南棟5部梯上下班,故無直接相關性。另7、8樓一般專責病房病室間氣流無相通,其汙水排放系統是獨立的沒有互相交流。指揮官回覆,處於疫情高峰期間,醫院也針對此次事件做了相當多準備,同仁與陽性個案無相同流病;但就算基因相同而流行病學不同,仍無法做相關連結。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