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病房血流感染率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感控監測

壁報

某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病房血流感染率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reducing the bloodstream infection rate in gastroenterology ward of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經由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系統監測,胃腸肝膽科病房於2022年8月血流感染率5.6‰,超出2σ,經Fisher's exact test分析P值<0.05,具統計上的意義。分析發現感染率及感染人數與前半年相比顯著增加,介入調查確認感染來源、菌種、環境與人員之相關性,並執行感染管制措施,以預防感染事件的發生,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
方法
感染管制護理師依據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定義,收案符合血流感染定義之個案,採回溯性調查分析病人及單位相關資料,每周至單位實際觀察與查核,與單位護理長及感染科主任討論可行之感染管制措施,並推展實地執行,且持續追蹤與檢討。
結果
1.本單位屬胃腸肝膽內科病房,血流感染件數共8件,男:女=6:2,年齡為47~87歲,住院至感染日中位數14天(3~44天),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比率25%,放置導管原因為周邊靜脈注射困難,導管放置至感染日平均天數為19.5天,導管放置人員皆不同。分析血流感染菌種皆分散,感染床位、日期不相近。
2.實地觀察與發現:
(1)稽核人員「侵入性醫療處置組合式照護作業查核-中心靜脈導管」、「手部衛生感染管制作業」,成績皆達100%。
(2)未落實皮膚消毒技術:觀察5位護理師進行靜脈注射時,使用酒精性優碘消毒皮膚停留時間不足2分鐘。
3.感染管制介入措施:
(1)教育訓練:晨會宣導落實手部衛生、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CVC bundle care)之目的與重要性、靜脈注射皮膚消毒重點提示與步驟說明,採示教及回覆示教方式進行教學,強化認知。
(2)靜脈注射皮膚消毒方式:改採用2%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CHG)進行皮膚消毒,待消毒溶液乾燥後即可執行靜脈注射,減少等待消毒乾燥之時間。
(3)由各班組長協助不定期查核班內組員執行情形,並回饋單位主管。
討論
因未落實靜脈注射皮膚消毒技術,造成血流感染率上升,經教育訓練重新指導正確認知,並採用2%CHG進行皮膚消毒,持續追蹤9月血流感染率2.2‰,較8月下降3.4‰,10月血流感染率2.1‰,有逐漸改善之趨勢,藉由正確執行皮膚消毒及手部衛生,可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並提升照護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