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院附設型護理之家COVID-19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院附設型護理之家COVID-19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An Outbreak of COVID-19 in a nursing home of an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常見的症狀為發燒(89%),咳嗽(68%),有痰(34%),但隨著疫情進展,越來越多無症狀感染者,護理之家住民集中生活增加了感染和傳播的風險,住民大部分為高齡且重度依賴日常生活照顧者,無法表達需仰賴他人的觀察及照顧,照護人員和住民都可能感染而沒有症狀,或執行快篩出現偽陰性而忽略。本機構於2022年10月11日至11月01日曾爆發covid-19群聚事件,落實多項感染管制措施才讓疫情控制下來。 方法 感染管制介入措施第一階段︰染疫人員立即休假;接觸者造冊及全面快篩監測,頻率為0、4、7天;接觸的住民暫停活動侷限房間內、空氣清淨機使用;染疫房間進行1000ppm漂白水環境消毒;增加環境消毒頻率;固定人員專責照顧居隔住民;持續監測住民及員工症狀;隔離防護措施再教育訓練;落實隔離防護措施及N95口罩使用;訪客限制等,經第一階段措施侷限確診個案在同一居室;但10/18照顧確診者照服員有症狀但快篩陰性,由護理長協助快篩呈陽性,10/19有2名非照顧確診者人員確診,召開檢討會議及因應措施,進行第二階段措施︰新發生個案後連續快篩四天及第7天,有症狀及體溫微燒再快篩;確認人員快篩的正確性;有症狀快篩陰性者就醫採PCR;使用密閉式抽吸系統照顧需抽痰住民;住民改床邊擦澡;成立專區落實分艙分流照顧機制、固定人員分區分組照護、單獨並固定位置用餐、上下班動線控管不交叉;居室經紫外線燈、漂白水環境消毒、圍簾及窗簾更換後再入住;觀察至最後一例確診隔離次日起7日(10/25-11/01)。 結果 此次共有28位確診者(住民17位、11位工作人員),第一階段措施疫情未控制住,經檢討介入第二階段措施,提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包含3位有症狀人員快篩陰性經PCR陽性確診,7位住民在每日快篩中確診,落實分艙分流照顧機制讓感染控制下來,整起事件共8位住民曾住院觀察,於10月25日之後無新增個案,觀察最後一例確診隔離次日起7日,於11/02全面恢復正常。 討論 COVID-19疫情尚未平息並持續有變異病毒株,而護理之家住民是感染高危險群之一,臨床照護人員需提高警覺落實自身防疫措施,有症狀快篩陰性者視同確診者先單獨用餐,必要時建議仍需就醫檢測PCR,一旦機構發生確診事件,落實分艙分流照顧機制、人員分區分組照護、單獨並固定位置用餐、上下班動線不交叉等皆能有效控制疫情的發展,醫院高層在社區有疫情期間認同占床率降載,以利分艙分流的空間規劃,讓群聚事件能盡快落幕,維護長輩及員工的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