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後疫情時代精神復健機構工作人員防疫行為之研究

其他

壁報

後疫情時代精神復健機構工作人員防疫行為之研究

Research on epidemic prevention behaviors of staff in mental rehabilit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前言:探討後疫情時代,精神復健機構工作人員面對新興傳染病或感染事件防疫行為之落實現況。
方法:採橫斷式結構問卷設計(cross-sectional survey)、方便取樣,收案對象為,高屏區精神復健機構(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之工作人員,普查共發放200份,回收170份,有效問卷150份,研究工具:1.人口學變項;2.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預防措施行為,本問卷共有行為題目16題,採用李克特〈Likert〉 五點量表來進行測量。從「從不」、「偶爾」、「一半一半」、「經常」、「總是」分成五個等級,並依序給予 1、2、3、4 及 5 的分數,分數之加總總分愈高時,即代表受試者對於各量表的同意程度越高,進行施測,以SPSS 20.0資料分析,以卡方檢定、t-test、ANOVA進行分析。
結果:以獨立樣本T檢定顯示進入機構前有量體溫並登錄(t=-2.699,p=.008),會與他人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t=-2.124,p=.036)、在用餐時會保持式當距離(t=2.318,p=.022)的防疫行為得分結果為有顯著差異,減少搭電梯改成走樓梯(t=-3.334,p=.001)、會使用酒精消毒工作環境(t=2.003,p=.048)、與機構住民執行互動活動時會戴口罩(t=-2.144,p=.034)有顯著差異。但防疫措施認知程度,會因「教育程度」及「年資」不同,有所差別。
討論:因疫情防疫經驗養成戴口罩與互動過程保持社交距離,此項的分數較高,可以視為互相督促防疫行為,住民用餐時會將口罩脫且餐廳、交誼廳較為壅擠,多數工作人員隨時意識咳嗽風險,盡量保持距離且持續將呼吸道防護做好,相信口罩可以阻擋飛沫傳染,隨身攜帶酒精性乾洗手液意願偏高,並主動加強酒精消毒桌椅及用餐環境的意願更加提升。
建議:面對過去疫情長時間訓練及經驗的學習、防疫措施的教育,增加防疫行為認知程度,有助於管理人力執行各項防護落實度,本研究透過精神復健機構現況調查,執行防疫措施的落實,以確保復健機構管理品質,降低群聚感染風險發生,期望成為機構衛生決策者及工作推動策略之參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