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一般外科病房血流感染率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感控監測

壁報

某醫學中心一般外科病房血流感染率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creas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rate in general surgical ward of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經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系統監測,一般外科病房2022年10月血流感染率5.1‰ ,超出2σ P值<0.05,具統計上的意義。調查發現感染率及感染人數與前半年相比顯著增加,故介入調查確認感染來源、菌種、環境與人員之相關性,並執行感染管制措施,以預防感染事件發生,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
方法
感染管制護理師依據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定義,收案符合血流感染定義之個案,採回溯性調查分析病人及單位相關資料,以Fisher exact方法統計是否有顯著差異,每周至單位實際觀察與查核。
結果
分析6件血流感染件數,年齡60-72歲,住院至感染日3-79天。導管留置率83.3%(共5件:3位中央靜脈導管、2位人工血管),導管留置部位:頸部2件、鼠蹊部 1件,導管放置至感染日3-44天,放置導管理由:藥物注射或周邊靜脈注射困難4件居多。感染菌種以Escherichia coli 2株居首,其餘菌種Candida albicans、Bacillus cereus等各1株,分析感染日期、床位分散無集中,個案疾病屬性:5位癌症(4位癌末病人),1位右側鼠蹊部疝氣手術。
1.實地觀察與查核:
(1)稽核人員侵入性醫療處置組合式照護及手部衛生感染管制作業查核,成績皆達100%。
(2)未落實皮膚消毒技術:使用2% CHG進行皮膚消毒,未待消毒溶液乾燥即執行靜脈注射。
(3)1位手術後因右鼠蹊部傷口及疼痛,下床活動頻率低,皆擦拭上半部身體而少執行身體清潔。
2.多元化介入措施:
(1)教育訓練:晨會宣導落實手部衛生、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之目的與重要性、靜脈注射皮膚消毒重點提示與步驟說明,採回覆示教方式進行教學,並強化認知。
(2)血液培養Bacillus cereus 屬G(+)菌,落實無菌技術及使用2% CHG進行皮膚消毒,待消毒溶液乾燥後執行靜脈注射。
(3)針對免疫力不佳病人,與醫療團隊討論加強提供營養補給。
(4)協助並衛教家屬術後病人床上全身擦澡清潔身體,並回覆示教。
(5)由各班組長及感管師不定期查核執行情形,並回饋單位主管。
(6)定期評估,視病程與醫師討論盡早移除中心導管可能性或替代方式。
(7)與感染專科醫師共同評估抗生素使用合宜性,必要時降階抗生素使用。
討論
因疾病因素及未落實靜脈注射皮膚消毒技術,疑似造成血流感染率上升,經多面向感管措施介入執行後,持續追蹤至2023年10月血流感染率2.7‰與去年同期比較下降2.4‰,有顯著下降趨勢。藉由加強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確實執行無菌技術、皮膚消毒、落實手部衛生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並提升照護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