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運用多管道員工監測機制,落實健康監測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某醫學中心「運用多管道員工監測機制,落實健康監測之經驗分享」

A medical center’s experience sharing on implementing multi-channel employee monitoring mechanisms to ensure effective health surveillance.

2019年COVID-19於全球蔓延,醫院首當其衝,面對病毒來勢洶洶,病毒株不斷變異的情況,為確保醫療量能,維護員工之健康安全則為本院首要任務之一。運用跨團隊合作及多管道員工監測機制,落實員工健康監測及管理。本文為社區疫情流行期間,針對醫院員工健康監測管理的經驗分享。

一、員工體溫健康監測及回報機制
(一) 建置資訊化體溫(含症狀)回報平台,由個人或單位每日執行回報機制。
(二) 回報體溫時,系統同步跳出TOCC視窗續填,感管師會從E-mail接獲異常發燒通報。
(三)本室依發燒(症狀)通報即時關懷員工及通知單位主管列入警覺至症狀緩解為止。
(四)每月監測體溫及症狀異常回報人次逐年增加,可即時性發現相關群聚事件。亦可直接由系統匯出各單位回報率回饋單位主管以利掌握現況。
(五)本室每日透過資訊系統(含門急診、住院) 依疾病診斷碼、檢驗碼或藥囑條件分析員工就醫資料。
(六) 院內員工旅遊史資訊平台每日回饋前一日員工於院外就醫及篩檢紀錄,可即時掌握確診員工。
(七)2022年5月社區新冠疫情嚴重,經由病房群聚事件,召開會議啟動應變措施,確診員工休假、接觸員工篩檢、落實員工體溫監測、增加環境清消頻率、落實防護措施等措施。後續規劃高風險員工定期篩檢。
二、推動員工COVID-19疫苗:
(一)訂有員工疫苗接種計畫,由院長帶領推動於因應應變會議追蹤,提升接種配套措施:
1.成立疫苗接種工作小組,提高可近性(安排員工於本院接種)。
2.訂定支持性的給假政策(疫苗假),以提升接種意願。
3.針對未完整接種疫苗之工作人員訂有管理機制:積極辦理催注、主動電話關懷、掌握未接種名冊及原因、定期回饋單位主管等。並針對未接種訂有保護機制,如定期篩檢及適當調整工作等。
4.新進人員需出示基礎劑及追加劑施打或近三個月內施打紀錄。
(二)因特殊原因無施打員工藉由資訊化體溫回報即時掌握追蹤、調查及處置。

2022-2024年9月至30月底,員工確診人數共3709人次,確診率由2022年55%、2023年25.3%、下降2024年9月至3.1%;2021-2023年員工追加劑疫苗(第3劑)接種率100% 。統計70%員工為家人確診後陽轉,30%為接觸同事或照顧確診病人後確診。所幸員工間的交叉感染均為零星數量,未影響醫療業務運作。

運用資訊系統多管道回報及監測機制促進員工健康管理,能掌握連續性資料,減輕感管人員資料的收集及回饋,並由院長積極帶領推動員工疫苗計畫,雖疫情變化難測,我們一起渡過艱難戰役,仍持續勇往直前,以確保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及就醫民眾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