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腸桿菌(CRE)群突發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腸桿菌(CRE)群突發處理經驗

Investigation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outbreak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medical center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共8床,單人病室)於2024年1月發生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腸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感染異常增加事件,累計4例感染(6人次),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痰液(3人次)、傷口(2人次)及透析導管(1人次)。所有個案均判定為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因此,感管中心介入調查可能感染來源並實施多層面感染控制措施。

針對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26日期間的事件,採取以下措施:
臨床資料分析:回顧感染個案的住院背景、用藥史及治療過程。
環境採檢與監測:進行生物冷光儀(ATP)環境清潔檢測及細菌培養分析,定位潛在污染源。
人員行為稽核:評估手部衛生遵從性及抗藥性菌株接觸防護措施的執行情況。
感染控制介入:1.監測漂白水濃度維持1000ppm,並提高清潔頻率。2.對病房及公共區域進行終期消毒和紫外線消毒。3.對住院病人進行直腸拭子主動篩檢。
教育與訓練:針對清潔人員和醫護人員強化環境清潔及手部衛生的在職教育。

事件發生時間為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26日之間。所有病人之前皆使用過碳青黴烯類抗生素 (Carbapenem),年齡位於37-87歲,入住ICU天數介於5至40天,且具有地緣關聯性。
環境監測:ATP採檢高、低風險共採20處,ATP檢測顯示僅2處不合格(10%),污染集中於病室抽痰量表(189 RLU和152 RLU)。細菌培養發現20處中2處檢出CRE菌株(10%),亦均位於病室抽痰量表。
手部衛生與防護改善:手部衛生遵從率從95.5%提升至100%,正確率從90.9%提升至100%。防護措施測試合格率由92.5%提升至100%。
主動篩檢:對4名住院病人進行直腸拭子檢測,陽性率為0%。
感染控制效果:1月底新增1例非CRE 多重抗藥性菌種感染,2月無新增感染病例。

通過感管中心的介入措施,外科加護病房的CRE感染有效受到控制。本研究顯示加強環境清潔、提升手部衛生及主動篩檢對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性。同時,為進一步確認菌株相關性,建議使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如PFGE或全基因定序)。該案例強調日常清潔與抗藥性菌株防護措施的落實對預防醫療相關感染的關鍵作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