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醫院急診室上呼吸道感染(URI)群突發調查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區域醫院急診室上呼吸道感染(URI)群突發調查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utbreak of emergency room in a regional hospital.

於113/9/25急診護理長通報於9/15~9/23期間,共有4位急診護理人員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痛之症狀,因發病人數已超過閾值,感管室遂展開疫情調查。
四位出現症狀之護理師中,有兩位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且症狀相似,皆有發燒及喉嚨痛情形,分別於9/18及9/23發病,發病日期相隔一週之內,判定為群聚感染;另外兩位分別診斷為泌尿道感染及胃炎,則列為獨立事件。

感管室介入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一)醫療人員方面:1.醫療人員照護病人需全程配戴口罩,並視情況隨時更換口罩。2.落實洗手五時機及正確性。3.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醫療人員,須停止工作至退燒及症狀緩解後24小時,以避免交叉感染。4.及時並確實進行上呼吸道感染疫情之通報。(二)病人及訪客方面:1.落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之飛沫及接觸隔離措施(以圍簾隔離並採集中照護)。2.急診留觀床之訪客或陪病者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禁止探病或照顧病人,並要求配戴口罩及加強洗手。(三)環境方面:1.治療室、會議室、洗手間等可密閉之空間以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2.環衛人員早晚班以5000ppm漂白水擦拭護理站周圍環境(桌面、檯面、鍵盤、電話、對講機、護理車、會議室、陽光室、洗手間…等)。3.急診留觀床以5000ppm漂白水進行終期消毒。

經單位護理長進行通報及感管室介入感染管制措施,該單位自最後一位工作人員發病後(9/23)未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發病者(URI潛伏期之2倍時間約7天之觀察期)。

由此群聚事件亦發現醫療單位應強化及落實之感染管制措施如下::(一)落實員工發燒監測作業機制,每日確實登錄發燒監測系統,以確保通報流程之時效性。(二)在出現第一例發病者時,即應施行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醫療人員,停止工作至退燒及症狀緩解後24小時,以及時阻斷交叉感染。(三) 落實訪客或陪病者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詢問機制,禁止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訪客探病或陪病者照顧病人,要求配戴口罩並實施主動提供口罩之政策。急診室為開放性之醫療空間,是飛沫及空氣傳染之高風險區域,唯有落實上述感染管制措施,才能將呼吸道群聚感染之風險降至最低,以充份保障員工及病人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