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從教育到全院文化:提升醫師手部衛生遵從率的多層次策略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從教育到全院文化:提升醫師手部衛生遵從率的多層次策略
投稿標題(英): From Education to Hospital-wide Culture: A multilevel strategy to improve physician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投稿摘要(前言): 醫師與護理師為醫療環境中提供病人醫療服務的主要人員。COVID-19疫情期間,本院強調非藥物介入措施,如佩戴口罩、加強手部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然而,依據近十年稽核結果,醫師職別的手部衛生遵從性皆低於護理師,且於疫情期間(110~112年)逐年下降,分別為76.2%、71.9%及69.5%,低於全院(87.4%、88.3%、86.0%)及護理師職別(p<0.05)。常見缺失包括醫師在換藥、拆線後脫手套但未清潔雙手,或離開抗藥菌隔離病室後未洗手,尤其是觸摸病人周遭儀器或床欄後,因未直接觸碰病人,後續難與手部衛生有所連結。
投稿摘要(方法): 為改善醫師職別手部衛生遵從性,112年起實施以下措施: 個人面:強化新進醫師感染管制觀念,特別是置放導尿管課程中,強調手部衛生五時機,並由感管師逐一確認操作正確,列為測驗項目。 單位面:增加感管師巡視及外部稽核頻率,並特別關注醫師職別之手部衛生行為,檢視洗手設備的可近性與完整性,並對發現的缺失即時回饋,發送異常單進行品質改善。 院層面:舉辦以醫師為主題的全院攝影競賽,並由院長拍攝宣傳照片,於院級會議與員工電子報中宣傳,帶動醫師們對手部衛生之關注,透過資深醫師的示範,引領年輕醫療工作者落實手部衛生。
投稿摘要(結果): 將手部衛生納入新進醫師測驗項目,有助於避免忽略清潔雙手的步驟。感管師的加強巡查與外部稽核,也讓醫師對手部衛生五時機留下深刻印象。全院競賽則充分發揮醫師的專業影響力,促使住院病人及陪病人了解本院重視手部衛生。資深醫師的行為則為年輕醫師樹立榜樣,有利於提升手部衛生遵從性。追蹤結果顯示,113年醫師手部衛生遵從率回升至74.2%,較前兩年有所提升。
投稿摘要(討論): 本院護理部每年進行兩次內部稽核,能即時回饋並協助單位改進,缺失單位須執行品管改善計劃及列管追蹤。醫師職別(如住院醫師)因每月輪調至不同科別,難以長期規範個人行為,且輪調期間須遵守不同科別的醫療規定,手部衛生常被忽略。因此,強化基礎感染管制教育、感管師的外部稽核回饋及全院手部衛生風氣的推動,有助提醒醫師職別重視手部衛生。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