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螢光劑輔助個人防護裝備穿脫訓練之應用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螢光劑輔助個人防護裝備穿脫訓練之應用
投稿標題(英):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Dye-Assist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Donning and Doffing Training
投稿摘要(前言): 因應新世代新興傳染病威脅,個人防護裝備(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於臨床工作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PPE的使用保障工作人員安全和健康的基本措施,臨床工作繁忙、面對未知傳染病的恐懼,防護裝備的安全性是值得重視的關注點,此文探討藉由螢光劑輔助人員PPE穿脫正確性、落實性,從而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投稿摘要(方法): 為了提升PPE穿脫的正確性與有效性,藉由全院PPE種子訓練進行測試,全院各病房、醫事單位、行政單位,參與單位共有83個單位,種子人員共有99人。 螢光劑的使用可以在穿脫過程中提供可視化的指標,幫助監測防護設備是否完全覆蓋或是否存在操作疏漏。透過螢光劑標示,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精確地識別出任何可能的污染或不當操作,進而進行改善和調整。 藉由螢光劑測試,測試PPE的穿脫完整性及是否汙染,授課後,感管師協助人員穿著防護裝備,以實際臨床照護病人時易汙染部位,如雙手、胸部、腹部、大腿處塗抹螢光劑,在黑暗的環境中使用紫外線手持燈確認雙手、胸部、腹部、大腿處均完整塗抹螢光劑,而後人員依流程脫除防護裝備,再次使用紫外線手持燈照射,確認其身上是否有螢光劑殘留。
投稿摘要(結果): 參與穿脫之種子人數共為99人,共汙染人數為4人,汙染率為4.04%,藉由此方法可協助人員得知,脫除防護裝備過程中,易汙染部位,主要手部污染為3人,後背衣服污染為1人,需加強落實手部衛生及脫除防護裝備落實性;未通過測試知人員當下重新再次測試,穿脫PPE後無污染狀況。
投稿摘要(討論): 藉由此測試,成功識別在防護裝備穿脫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汙染情況。結果顯示,經過訓練後,約4.04%的參與者在穿脫過程中出現汙染,主要集中在手部和後背衣物上。這一發現強調了在PPE穿脫過程中,手部衛生和脫除防護裝備操作上,仍有提升的空間。 螢光劑作為一種可視化工具,可以清晰地呈現汙染點,可以幫助臨床工作者識別穿脫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除了增強訓練的有效性,也助於進一步優化防護裝備穿脫的操作流程,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精確地識別出任何可能的污染或不當操作,進而進行改善和調整。透過持續的監測與改進,分析其在提高PPE穿脫合規性、減少人員暴露風險、提升訓練效果方面的潛力,從而保障醫護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