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從數據看針扎事件的防治:某區域醫院的實踐探索

防護措施

壁報

從數據看針扎事件的防治:某區域醫院的實踐探索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eedlestick incidents from the data: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 a regional hospital

針扎是護理職場中的主要風險之一,因護理師在工作中很可能因針扎誤刺而面臨感染嚴重疾病的風險與擔憂,這也是從業心理壓力的來源。某區域醫院在111年員工扎傷件數為27件(員工扎傷率0.096%),112年員工扎傷件數上升至42件(員工扎傷率0.145%),在113年4月的通報件數更達到8件(員工扎傷率0.58%),已超出設定閾值3SD。針對此問題,本研究透過單位分析與檢討策略進行改善。

回顧112年至113年4月扎傷件數分析,扎傷年資以年資小於1年員工為居多;發生地點以開刀房為最多、其次是;發生情境以在治療過程中某項步驟(如注射過程、遞送器械等)最多;其他因中醫師卸針未落實而扎傷和清潔人員在處理感染性廢棄物針具扎傷件數也明顯上升。感管人員經分析問題並擬訂策略後,開始執行以下改善措施:
1. 培訓與教育: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針扎風險意識和操作技能(錄製E-learning課程及辦理實體課程安全針具操作示範)。
2. 安全設備:全面使用安全針具,如自動收縮針頭。
3. 工作環境管理:加強廢棄物正確分類,針頭請丟進卸針盒。
4. 善用工具輔具:利用工具傳遞器械,以防戳傷他人;中醫部添購防切割手套,並宣導落實使用中醫治療人形圖記錄扎針部位及針數。
5. 稽核機制: 加強針扎稽核(含通報流程、針頭收集盒是否有帶血針頭回套、尖銳物品是否隨意棄置、針頭收集盒是否超過8分滿、單位是否使用安全針具)。
6. 團隊共識: 於手術管理委員會議及護理部行政會議佈達、加強團隊認知。
7. 資訊系統: 針扎事故報告系統做即時回饋,處理和分析事故原因及後續預防措施。

經過一系列針對針扎傷害的預防和改善措施後,效果顯著。113年度,員工的針扎傷害事件顯著減少,針對年度前4個月已通報的8件扎傷事件(員工扎傷率0.58%),進行一系列改進後,截至113年9月通報的扎傷事件數量共24件(員工扎傷率0.106%),對比前1年的數據顯示明顯的改善趨勢。這與針對性的教育訓練、宣導和防護措施密不可分。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教育訓練、防護措施以及廢棄物處理流程,顯著降低了醫護人員因針扎造成的職業傷害。不僅提升了員工的工作安全感,減少因針扎導致的心理壓力。未來,我們將持續監控相關數據,進一步優化針扎預防措施,以確保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這些實施措施不僅在本院有效,還可作為其他醫療機構的參考,推動整個醫療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