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提升軟式內視鏡於手工清洗後ATP檢測有效管理

其他

口頭

提升軟式內視鏡於手工清洗後ATP檢測有效管理

Improv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TP detection after manual cleaning of flexible endoscopes

內視鏡檢查為現今用以診斷及治療疾病的侵入性醫療處置,於美國緊急醫療研究機構2019年所公佈的10大醫療科技危害,以內視鏡消毒不當所導致病人感染排名第五,由此可知內視鏡的感染管制是非常置重要的議題。醫院評鑑及感染管制查核「確實執行衛材、器械、機器與內視鏡之清潔、消毒與滅菌管理」考評項目,明訂定期檢討及分析/消毒過程(含內視鏡清洗消毒作業),2023年修訂的內視鏡監測指南和FDA建議以採取ATP測量清潔控制和微生物汙染檢測指標作為補充措施,故本院於2024年起增訂:軟式內視鏡手工清洗後,以ATP進行檢測,綜觀本院軟式內視鏡共154支,分布於12個軟式內視鏡檢查單位,採檢人員共達100人,調查發現人員執行ATP檢測完整率僅74.1%,引發專案動機。

本院執行ATP採檢人員共100人,年齡以41-50歲佔48%居多,女性佔100%,工作年資以10年以上佔64%最多,接受過ATP檢測教育訓練為67%。
使用問卷調查操作人員軟式內視鏡ATP檢測認知共100人,發現認知正確率僅64.9%,實地觀察操作人員執行軟式內視鏡ATP檢測共30人,發現操作完整率僅74.1%。依現況調查及實地訪談,發現ATP檢測認知不足、ATP檢測操作不正確、ATP操作無相關稽核制度、單位未提供流程步驟來輔助執行檢測過程參閱、及僅以口述及操作示範進行經驗傳承,皆為導致ATP檢測完整率低的主因。
擬定四項改善措施包括:1.舉辦教育訓練,以強化人員認知及採檢作業正確性及一致性;2.拍攝ATP檢測採檢影片,掛網院內網頁供人員隨時參閱;3.設計ATP檢測採檢流程海報,以供檢查室下載刷印後張貼;4.制定ATP檢測稽核機制,確認人員執行ATP檢測之正確性。

經介入改善措施後,操作人員軟式內視鏡ATP檢測認知由64.9%,提升至100%,執行ATP檢測完整率由74.1%提升至100%,使用統計軟體SPSS26.0進行成對樣本 t 檢定,達顯著差異(p=.000) ,達到專案目標。

建立醫材器械消毒或滅菌管理機制,為醫院病人安全目標之一,故器械清潔是維護病人安全的重要環節,醫院評鑑與感染管制查核皆將確實執行衛材、器械、機器與內視鏡之清潔、消毒及滅菌管理列入考評項目,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2023)將內視鏡再處理流程標準化,本院於2024年起新增訂:內視鏡單位內每支內視鏡手工清洗後,以ATP進行檢測,本次藉由舉辦內視鏡清洗及消毒教育訓練、制定及啟用ATP檢測採檢稽核查制度、攝影剪輯ATP檢測採檢影片、及製作採檢流程海報,提升操作人員執行ATP檢測完整率,以減少因再處理不完全所引發的醫院感染並提升檢查室醫療照護的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