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醫院急性精神科病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事件調查與處理

防護措施

壁報

某區域醫院急性精神科病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事件調查與處理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Acute Psychiatry Ward of a Certain Regional Hospital

本次事件於4月25日感管師接獲急性精神科病房護理長通知單位同仁及病人陸續出現急性上呼道感染情形,精神科病人之間及工作人員與病人之間的社交距離限制難度遠大於一般病房。再者病人通常沒有風險意識,缺乏足夠知識來識別症狀,難以遵守指導和限制,導致住院期間傳播風險增加,故當日立即前往單位處理進行人、時、地調查以釐清是否有相關性。

調查發現截至4月25日白班已有4名護師及5名病人自4月18日起即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相關症狀,SARS-CoV-2 Ag採檢皆為陽性,實際觀察同仁照護COVID-19個案防護措施、防護裝備穿脫區域動線、環境清潔等執行,發現缺失項目(1)護師測量血糖前後;醫師、專師查房後由病房區回到護理站皆未執行手部衛生,且皆未隨身攜帶酒精性乾洗手瓶(2)醫師與專師著隔離衣後頸部及後腰部綁帶未確實綁好,查房過程中,隔離衣有脫落及腰部綁帶擺盪情形(3)環管人員於病人活動區域使用之拖把抹布在清潔擦拭後,將其提至護理站繼續使用,已泡製漂白水以透明容器盛裝,瓶身無標示泡製起訖日,溶液外觀混濁有沉澱物。以「漂白水濃度測試計」檢測該瓶漂白水泡製高濃度漂白水濃度僅0.39(標準值:0.5)(4)防護裝備著裝區與脫除區重疊,經由現況分析發現,感染事件發生其原因有(1)手部衛生遵從率低(2)防護措施執行正確率低(3)環管人員對清潔工具使用原則與漂白水泡製方式認知不足(4)病房無明確防護裝備穿脫區域。為有效防堵感染事件蔓延,成立專案小組進行改善措施(1)舉辦手部部衛生及防護裝備穿脫流程實務訓練並製作多媒體教材(3)重申講授清潔工具使用流程及漂白水泡製並實務操作,清消抹布改用拋棄式紙抹布,增設清潔用具並分區使用(4) 導入紅綠燈概念規劃各活動區域範圍,綠區(乾淨區)為護理站(含討論室、準備室、更衣室),未使用防護裝備及酒精性乾洗手瓶擺放於此區;紅區(汙染區)為護理站前方活動區及病室;黃區(緩衝區)為病房出入口與病房大門接界處空地,人員完成醫療作業或環境清潔後皆由此區脫除防護裝備及完成消毒性濕洗手方可返回護理站。

經由以上措施介入,截至6月30日感染事件發生件數0件,手部衛生遵從率由0%提升至92%,隔離防護措執行正確率由50%提升至100%,成功阻止感染事件發生。

在執行過程中要求病人完全配合是相當的難題,包含不得離開病室、正確配戴口罩及洗手,為利於緩解感染事件的擴散,此次因單位主管支持及全體同仁的協力合作與配合,才能順利進行。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