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教學醫院牙科門診器械處理流程改善

其他

口頭

某區域教學醫院牙科門診器械處理流程改善

Improvement of instrument handling process in dental clinic of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某地區教學醫院牙科部提供 (一般牙科/牙體復形/牙周病科/口腔外科/兒童牙科/矯正牙科/根管治療)等醫療服務,設有11張治療椅提供診療、每月平均服務量為1330人次。在診間設置清潔區,由跟診護理師負責清洗、配盤及滅菌作業。因應醫院評鑑及感染管制查核規範,以器械回歸供應室流程作為流程再造,協助醫院器械管理有效率的運作。

113年3月感管師以實地訪查流程及回溯供應室送消紀錄,發現1、牙科器械清洗流程未依牙科感染管制手冊作業標準規範處理:牙科跟診人員無接受過供應室訓練,導致無菌觀念及感染管制動線概念不足;2、器械損壞率:醫療端因供應室送消包裝有器械短缺和鈍化情形、診間器械清洗包裝送至供應室仍有血漬並沉澱,供應室需重新檢視並清洗,因此彼此的產生不信任感及衝突;3、因空間從清洗到包裝滅菌、齒模製做亦為同一區域,空間無負壓、且未執行空氣換氣檢測。因此,感管中心與牙科部、供應室護理長、門診部,共同運用疾病管制署之牙科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及本院供應室感染管制措施,進行標竿學習、跨部門間器械處理管理機制及空間區域重劃。

各項建議措施介入並進行監測:
1、標竿學習:經與單位同仁溝通後,共同擬定學習目標,指派單位種子人員共2人次(113/5/6-10)至供應室實際學習。
2、建立跨部門間器械處理管理機制:感管師參考疾病管制署之牙科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及相關文獻,本院無使用快消鍋,器械清洗、滅菌統一送供應室;進行器械盤點及重整,篩選表面不平整且無法復原之牙科器械進行汰換;衛教牙科器械必須初步沖洗清潔,參照供應室去污區作業常規進行清洗,送供應室進行滅菌程序,予以同仁正確的感染管制觀念。制訂器械清洗作業流程標準「牙科器械除污步驟圖」:器械清洗一律須在清洗區、器械使用後須放置水槽中浸泡且進行初步刷洗、使用收納盒將使用後整組器械化零為整,送至供應室、利用紅綠燈顏色區分清洗或乾淨器械盒;成立line群組,對器械問題即時回饋。
3、空間區域重劃:113/4/15-5/3利用隔廉劃分區域,將除汙區與工作區(齒模製做場所)區別。經工務室評估在齒模製作處加裝壓克力板及抽風設備;安全衛生室將牙科診間加入年度粉塵檢測區域,113/5/8檢測結果正常。

透過空間重劃改善硬體空間配置、避免人員及動線跨區交叉、修訂牙科器械感染管制規範、張貼「牙科器械除污步驟圖」提升器械清潔確效,落實清潔確效、跨部門團隊合作改善環境中傳播病原體的風險,保障病人就醫安全及維持良好的醫療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