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教學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新冠病毒群突發事件之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區域教學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新冠病毒群突發事件之處理經驗

Experience in handling a COVID-19 outbreak in a postpartum Nursing home attached to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CDC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6-7月台灣又出現一波新冠疫情高峰。本院在此次COVID-19大流行時,亦發生了一件產後護理之家群聚感染,於7/1出現第一例寶寶確診,7/3~7/4新增三位工作人員,7/5又新增二名寶寶確診,故報備諮詢感管室,並通報至CDC。

一、調查過程:
1.調查7/1~7/5確診個案共6名,並收集相關資料。
2.訪談護理長,調查在群聚爆發前一週是否有產婦、訪客、工作人員確診COVID-19或
出現URI、發燒等症狀,答案皆無,三位工作人員亦無同住家人確診。
3.審閱病歷發現3位寶寶在確診前三天內皆曾至兒科門診,Baby1於6/20~7/1共看了5次門診,因正值疫情流行期,故不排除寶寶在門診感染之可能,工作人員可能未落實手部衛生及戴好口罩而被感染,Baby2、3亦可能是回診時或被工作人員傳染。
二、感染管制措施:
1.確診寶寶入住隔離室集中照護,解隔清空時,丟棄所有不可重消耗材,清消後重啟。
2.建議所有健康寶寶24小時母嬰同室,溝通後剩6位留在BR照護,並拉大床間距。
3.確診員工暫停上班,直到症狀緩解、快篩陰性,才可上班。
4.7/5~7/9母嬰同室期間,暫停訪客及親職課程。
5.工作人員落實洗手五時機及戴好口罩,分區分流用餐、進食時不交談。
6.加強單位每日環境清消,含公共區域。
7.每日回報全體健康狀況及新增確診者,直到最後一例陽性個案10天後結案。
三、後續處理及追蹤:
1. 7/5員工全面快篩,皆為陰性,7/6一例員工有症狀確診。
2.7/11又一對母子確診,感染源不明,因其7/5~7/9為母嬰同室,確診時間相距較遠,分析二人可能是被家人、訪客或工作人員傳染。
3.7/8起建議所有寶寶至門診時皆需戴防護面罩或推小床附罩,看診時才移除, 減少因抱著候診未防護而在門診被感染之機會,設備返室時需清消。

1.此群聚共9例確診者(寶寶4位、媽媽1位、員工4位),除第一例住院觀察4天,其他皆為輕症。
2.最後一例7/11確診,追蹤至7/21無新案,7/22結案。
3.此群聚結束後,進行工作人員後續教育,共23人參加,前測平均:84.6分、後測平均:98.3分,整體滿意度:96.7%。

此群聚發生於後疫情時代新冠疫情再起時,經分析極可能為寶寶回診時防護不足被感染,因嬰兒無法戴口罩,故工作人員應該更具敏感度,主動加強家屬對於寶寶防護之衛教,並提供適當防護設備,還好後續單位應變迅速,介入之隔離措施奏效,未再擴大感染,實為萬幸。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