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地區醫院胸腔病房Escherichia coli群突發事件處置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地區醫院胸腔病房Escherichia coli群突發事件處置經驗分享

Investigating an Outbreak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Chest Ward of a District Hospital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屬格蘭氏陰性桿菌,具鞭毛,可運動。屬兼性厭氧菌,有氧或無氧狀態下皆可生長,不會形成芽胞,最適合生長的pH值為6~7, 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為37℃。在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中,屬常見之致病菌之一。若醫療照護工作人員照護過程未落實感染管制措施,則E. coli相關感染就會產生,甚至達群突發事件。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8年公佈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定義進行每日進行單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同時對符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株進行統計,若有菌株集中情形,則進行描述性統計及以Chi-sequel進行檢定。並透過抗生素藥敏結果比較,探討其關聯性。

醫院感染管制師每日監測單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狀況,於113年9月,單位感染人次高達7人次,感染密度達8.16‰。進一步分析感染部位,以泌尿道感染4人次為最多,且泌尿道感染之感染菌株均為E. coli,回溯過去一年間比較單位因E. coli導致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資料,達統計學顯著差異。四株E. coli在抗生素藥敏感受性上進行比對,四株E. coli在藥敏呈現並無全部相同情況。

依據2024年第一季台灣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抗藥性監測季報顯示,無論在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E. coli感染菌株排名均在前4名,為常見感染菌株之一。然因為單位9月期間,E. coli相關泌尿道感染達4例,已達群突發事件。雖然4位病人坐落不同病室,然屬同一病房,工作人員有可能交互照顧,進而傳遞。但因地區醫院缺乏相關分子生物學檢驗資源,僅能就菌株抗生素藥敏結果進行初略評估。所幸,4株E. coli在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抗生素測試結果呈現感受性(Susceptible)且所有抗生素藥敏結果,沒有全部完全相同芝抗生素藥敏結果。但因當月驟增4例仍與單位主管討論進行改善措施。考量四位泌尿道感染個案均有導尿管置放,故請單位重新針對導尿管組合式照護進行教育訓練。重新教育手部衛生,針對洗手五時機、正確洗手七步驟,進行每日導尿管照護與評估,並進行稽核。次月已無E. coli相關感染個案。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