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案例分享- 慢性病患由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引起膽囊炎及菌血症

微生物

壁報

案例分享- 慢性病患由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引起膽囊炎及菌血症

Case Report: Cholecystitis and bacteremia by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in chronic patient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革蘭氏陰性桿菌,被視為新興的伺機性感染病原體,因為它很少在臨床檢體中被培養出來。儘管罕見,L. adecarboxylata引起的菌血症通常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和患有全身性合併症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耳朵、皮膚和軟組織,可能有或無菌血症。隨著自動化細菌鑑定暨藥敏試驗分析儀的應用,能快速且準確地進行菌種分析,為臨床醫師提供即時診斷與治療參考。本文分享一例罕見的 L.adecarboxylata 菌血症案例,以強調此病原體的臨床重要性及其在診療中的挑戰。

案例介紹69歲男性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史。主訴間歇性右上腹部疼痛,症狀有發燒、出冷汗、噁心、呼吸困難於2024/10/13至急診就醫。意識清醒(GCS:E4V5M6)生命徵象為 BT:36.8°C,HR:71 /bpm,RR:17/bpm,血壓:148/83 mmHg。抽血進行血液培養、CBC、生化等檢驗,實驗室檢測結果:白血球增多(10.28 × 10³/μL),中性球比例升高(75.5%);CRP 4.28 mg/mL;腎功能受損(Cr:1.38 mg/dL,eGFR:54.5 mL/min/1.73㎡);T-膽紅素:1.4 mg/dL。,影像學結果顯示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左腎結石、囊腫,初步診斷為膽囊結石併急性膽囊炎未伴有阻塞,給予Brosym及LoFatin治療並收治住院。2024/10/17血液培養二套及膽汁培養結果皆為L. adecarboxylata導致菌血症,抗生素調整為 Rocephin後病情逐漸改善,患者於2024/10/21順利出院。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先前被鑑定為Escherichia adecarboxylata,是一種能運動的革蘭氏陰性桿菌,BAP菌落呈灰色且光滑,EMB呈現金屬光澤。由Leclerc 於 1962 年首次描述。Leclercia分離株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已從食物、水和其他環境來源以及各種臨床標本中分離出來,包括血液、糞便、痰、尿液和傷口膿液。實驗室使用Microscan walkaway自動細菌鑑定暨藥敏試驗分析儀,鑑定結果為L. adecarboxylata(99%)為實驗室罕見分離株,因此利用VITEK 2 GN ID、TSIA、indole、oxidase、catalase等試驗追加檢驗,VITEK 2鑑定結果為L.adecarboxylata(99%),其它相關生化試驗結果皆符合L. adecarboxylata 生長特徵。

L. adecarboxylata是一種新興的伺機性感染病原體,尤其對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具有較高的致病性。此菌屬於臨床臨床罕見分離株,將培養基菌落生長型態及其生化試驗製作成罕見細菌案例做為教案學習。該菌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抗生素敏感,但文獻中也有少量產生抗藥性的案例報導,抗生素耐藥性目前尚非主要問題,但仍需持續監測。隨著這種罕見病原體發病率的增加和抗藥性的出現,有效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