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北部某醫學中心內科病房VRE群聚事件感染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北部某醫學中心內科病房VRE群聚事件感染處理經驗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th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Cluster in a Internal Medicine Ward at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 Taiwan

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是目前遍及全球的重要院內感染致病菌之一,研究指出從醫院環境採集檢體,如床欄、耳溫槍、門把、餐桌和床等均曾培養出VRE。VRE可存在於乾燥的環境中數天至數個月(7天到4個月),經由醫護人員接觸被VRE感染或移生的病人及其周圍被污染的環境物品,是造成VRE在院內傳播最主要途徑。在2023年10月份某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個案共6人次,有4位病人分別在2間病室內;菌株有相關性為Enteroco.faecium(VRE)。且同時間感管醫檢師於每周MDRO病房監測發現該病房於VRE個案數超出設定之閾值,7位住院病人皆為U/C 培養出 VRE,其中與10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個案有3位收案為泌尿道感染,菌株為VRE,確認該單位發生VRE群突發事件。且經感染管制室介入調查後,此次VRE群突發發生之原因推測為整合性照護人員未落實隔離措施及人員置放導尿管未遵循標準措施及環境清潔未落實導致此事件發生。

經調閱病歷及至單位實地訪查發現以下問題,並導入相關改善措施:
(1)10月為代班清潔人員,未落實環境清潔,請清潔人員加強病室清潔頻率,並使用拋棄式紙巾2週取代一般傳統抹布。
(2)6位個案有4位有接受整合性照護,查核發現照服員未落實洗手政策。
(3)6位感染個案中有3位為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感管師不定期抽測放置導尿管及每日照護執行措施,人員應落實導尿管群組照護;2位為呼吸道感染個案。且皆年紀>70歲以上長者,皆因嗆食而導致肺炎之發生,請單位護理師加強評估病人,可提供主要照顧者『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之衛教單張,尤其是未放置鼻胃管之病人。
(4)收集6位VRE感染菌株進行PFGE分子分型PFGE分子分型,其中1間病室,2位病人為同一株VRE菌株,其他皆為無相關性。

感管師使用螢光檢測清潔合格率由69.33%提升至87.65%及配置1位固定之清潔人員;整合性照服員進行洗手及MDRO防治課程,並使用洗手螢光檢測及實地完成隔離衣之穿脫。2024年03月後新增1位VREfm 培養陽性個案,其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感染密度降為1人次(1/1316=0.73 0/00)。

此次內科病房VRE群突發事件,於 2023年 10月至12月執行多項感染管制措施:包括 VRE 接觸防護措施、督促病室環境及儀器清潔頻率提高次數及落實性、使用螢光檢測方式監測環境清潔效度、加強洗手之落實性及導尿管照護措施,及提供相關人員教育訓練,應可認為此次事件已改善。
處理 VRE 群突發事件,包括使用ATP 生物冷光反應檢測法稽核環境清潔成效、持續加強醫護人員注意手部衛生與減少不必要抗生素濫用等感管措施來避免VRE群突發事件之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