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傳染病接觸者追蹤管理成效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傳染病接觸者追蹤管理成效
投稿標題(英):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act Tracing and Management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投稿摘要(前言): 即時掌握傳染病接觸者並介入防疫管理,以阻斷傳播鏈,降低細菌、病毒在醫院及社區傳播風險,保障病人及工作人員健康。
投稿摘要(方法): 在傳染病的規定當中,各種傳染病要追蹤接觸者都有他規定的期限,例如:開放性肺結核往前追蹤3個月、疥瘡往前追蹤6週,麻疹追蹤同處同一空間前30分鐘~2小時。不同傳染病要追蹤接觸者是一個很挑戰的工作。 1.2006年全國首創建置傳染病接觸者資訊機制,串接醫矚系統、護理作業及檢查系統,自動匡列接觸者,掌控時效、精準疫調、完整追蹤。 開放性肺結核為例,串接醫矚系統、護理作業及檢查系統,透過資訊化醫師通報,感管師立即線上確認立案,自動匡列接觸者,同步簡訊及電子郵件通知員工單位護理長,單位護理長定期追蹤員工健康並線上回覆,逾期未回覆追蹤結果,電子郵件通知上一級主管,感管師確認完成追蹤。另外病人則通知診療醫師,提報衛生局追蹤健康管理。 2. 2010年針對暴露疥瘡病人建置接觸者追蹤資訊化。 3. 2018年針對暴露麻疹病人建置接觸者追蹤資訊化。 4. 2020年針對暴露COVID-19病人建置接觸者追蹤資訊化。 持續的改善、持續的精進優化。
投稿摘要(結果): 2019年~2023年共追蹤40,421人次。 1.結核病3,332人/年、疥瘡3,923人/年,因皆有落實隔離保護措施,2019年~2023年無接觸者感染發生。 2.2020年因社區感染,有4位員工感染新冠肺炎;但本院有做得宜的處置,所以沒有擴散。
投稿摘要(討論): 1.善用接觸者追蹤資訊化縮短工時:人工調閱一天的病歷約耗時5分鐘,3個月總耗時450分鐘;透過資訊化立案後自動匡列接觸者,同步簡訊及電子郵件通知員工單位主管,大幅縮短工時。 2.確實掌握每一位接觸者,定期追蹤員工健康線上回覆,逾期未回覆追蹤結果,電子郵件通知上一級主管。 3.2020年一位住院後感染COVID-19病人(案34),暴露員工接觸者共71人,安排員工入住安心住宿隔離,啟動員工關懷機制由專人負責追蹤管理,確診員工4人經治療後痊癒。 整個資訊化,自動匡列接觸者,即早介入防疫管理,不論結核病、疥瘡、麻疹、COVID-19都已完成建置。我們可以達到對接觸者健康的照護,監測及管理接觸者,減少交互感染,不要造成社區傳感染,感染管制追蹤接觸者的工作是如此重要,保障病人、訪客及工作人員健康。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