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改變手「不」衛生~首部曲

其他

壁報

改變手「不」衛生~首部曲

Improving hand hygiene~Part 1

正確執行手部衛生可以減少微生物增殖,從而降低感染風險、住院時間和醫療費用,最終提升整體醫療品質。但實際落實仍有其困難度。在感染管制護理師人力有限情況下,單執行手部衛生監測作業,就會耗費很多時間;在無法分配足夠時間進行監測情況下,加上Hawthorne effect,就很可能出現美化現狀的「假數字」。另外,面臨到稽核後的表單整理及分析統計,都以人工作業方式,導致數據可靠性存疑。儘管改善手部衛生對減少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至關重要,但仍缺乏有效監測系統。國際趨勢深受Intelligent Technology或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衝擊,其技術的應用逐漸轉變照護領域的傳統模式,其中不乏以資訊科技改善手部衛生的介入措施。本篇旨在探討近五年國際手部衛生之趨勢,了解資訊科技介入對遵從性的影響,期望為院內未來制定「手部衛生」稽核模式提供實證支持。

為檢索關於手部衛生的研究,應用MeSH標準化術語及Boolean邏輯以提升檢索精準性與資料相關性,以 "Health Personnel"[MeSH Terms]表示醫療人員,結合自由詞"Healthcare Professionals";以"Hand Hygiene"[MeSH Terms] 與 "Hand Washing"[MeSH Terms]涵蓋手部衛生行為;針對電子監測,採用"Electronic Monitoring"(自由詞)及 "Monitoring, Physiologic"[MeSH Terms];改善遵從性則使用"Compliance"[MeSH Terms]和"Adherence"[MeSH Terms],結合自由詞"Improving Compliance"和 "Improving Adherence"。Publication Type限定"Systematic Review"或"Meta-Analysis",確保檢索結果集中於目標研究。

文獻分析顯示,資訊化手部衛生監控系統對提高遵從性具有顯著成效,同時大幅減少人工監測所需的時間與人力成本。自動化監測系統能即時回饋數據分析,使臨床單位得以即時採取介入措施,有效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率。此外,透明化的數據提高醫療決策的科學性,減少傳統以經驗為基礎的偏差,有助於制定更精準的感染管制策略。然而,在實務應用中,技術成本高昂與資源整合仍限制其普及性,特別是中小型醫療機構,如何降低成本並實現高效監測是推廣的重要課題。未來需透過深入研究及創新解決方案,促進系統的廣泛應用與持續改進,以確保其在不同規模機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前對於運用「手部衛生監測系統」有困難度的情況下,更需透過腦力激盪,善用目前手上有的工具並改善作業流程。在搜尋相關文獻後,開始研擬資訊化的稽核方式,邀集相關單位進行跨團隊討論,運用智慧醫療模式,發展簡易版的手部衛生稽核系統,讓常規的稽核作業可以簡化,提高分析作業的精確性,並大幅降低人工輸入和書寫的時間成本,透過自動產生的分析結果,可以在第一時間提供給臨床,並立即要求改善,從而降低醫療相關感染發生率。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