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跨團隊合作介入疥瘡流程再造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跨團隊合作介入疥瘡流程再造

Using cross-team collaboration to intervene in scabies process reengineering

疥瘡感染在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察覺,疥蟲具有高度傳染性,可透過接觸皮膚或共用布單、被服等傳播,一旦長照機構出現感染病例,極易引發機構內群聚事件。統計108至112年,北部某醫學中心共發生40件未經防護的疥瘡暴觸事件,其中,60%的病例來自養護中心轉入病人。此外,113年1月至9月,門急診及住院初次被診斷疥瘡者共32例,59.4% 來自長照機構,住院病例中亦有9例全部來自該類機構。因應此現象,由副院長召集疥瘡處置會議,重新檢視院內疥瘡感染管制措施,以降低社區與院內群聚感染風險。

自105年起,疥瘡病人資訊系統主動顯示隔離註記,為防堵潛在疥瘡個案,急診針對來自長照機構病人,進行皮膚檢視,面對113年8月收治長照機構疥瘡個案住院人數增加的情況,副院長召集跨單位會議,採取多元介入措施:(1)早期發現:病人皮膚紅疹、搔癢等症狀,照會皮膚科診斷;(2)資料建置:診斷醫師及時填報疥瘡個案線上表單,並標註個案來源,感管師主動通知以阻斷傳播;(3)診斷即時連結:透過診斷碼系統自動連結隔離圖示,提升警示效率;(4)員工教育:辦理疥瘡防治課程,加強醫護人員認知與處置能力;(5)高層宣導:於院級會議推廣,強化各單位執行力;(6)社區連結:透過電子郵件與電話雙管齊下,確認長照機構執行防護;(7)主管機構報備:向衛生單位通報,協助監督機構防疫情形。透過以上措施,強化跨團隊間的協作,從早期發現到即時通報,全面強化疥瘡感染的管控。

分析政策執行前約59.4%的個案來自長照機構,涉及12家不同機構,診斷疥瘡2人(含)以上者有3家機構。其中,由門診診斷疥瘡病例佔52.6%(10例),無法確定患者確診後家屬是否回應機構並採取隔離措施,以阻斷傳播。跨團隊會議後,本院建立疥瘡個案線上連繫平台,可即時掌握新發個案來源,並將訊息傳達至長照機構。於新政策執行後,共13例來自長照機構的住民被診斷為疥瘡,且有8人為門診診斷,其中,有3家機構發生≧2例確診個案,且未及時通報至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作業登錄系統,故由地方衛生單位介入調查並進行追蹤管理。

疥瘡為長期照護機構常見傳染性疾病,透過跨團隊合作與流程再造,建置疥瘡個案線上資料收集平台,即時掌握病人流行病學資料及診療情況,並及時聯繫長照機構及提供感管師的專業諮詢;透過院內教育訓練,將疥瘡防治的觀念融入醫護人員中,藉由此流程再造,使醫療與社區間形成緊密聯繫,不僅強化感染管制效果,亦創造病人、醫院與社區三贏的目標。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