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區域醫院111-112年醫療照護相關手術部位感染-回顧性分析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區域醫院111-112年醫療照護相關手術部位感染-回顧性分析
投稿標題(英):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Related to Healthcare in a Regional Hospital from 2022 to 2023
投稿摘要(前言): 依照台灣CDC統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部位的手術部位感染佔4-5%, 文獻顯示手術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有:1.手術前病人免疫系統、皮膚準備、預防性抗生素的管控等;2.手術中環境的監控、手術時間過長、手術技術等;3.手術後傷口的照護、管路的照護、術後返家衛教等。某區域醫院針對111-112年院內手術部位感染件數進行整合性分析,發現皆高於同儕區域醫院的加權平均值,故希望透過整合式分析,回饋給相關外科團隊,進而推動全院的手術組合式照護,提升醫療品質與手術病人的安全。
投稿摘要(方法): 針對111-112年手術感染進行回顧性分析,總件數共105件,經分析結果感染天數,術後<7天內佔53件(50.48%)、8-14天佔30件(28.57%)、15-21天7件(6.66%)、>22天佔15件(14.29%);手術傷口分類,清淨傷口佔24件(22.86%)、清淨汙染傷口佔55件(52.38%)、汙染傷口18件(17.14%)、髒及汙染傷口佔8件(7.62%);科別以外科佔最多33件(31.42%)、其次為大腸直腸外科25件(23.8%)、骨科15件(14.28%);感染菌種前三名分別為Pseudomonas aeruginosa (10.46%)、Enterococcus faecalis(10%)、Klebsiella pneumoniae(8.36%);感控護理師和感染科醫師每週進行手術感染個案討論,依據傷口感染發生的天數、菌種及傷口型態,分析可能感染原因歸納為3大類,1.手術前管控(病人準備及預防性抗生素)佔16件(15.24%)、2.手術過程中 (技術、環境管控)佔40件(38.09%)、3.術後傷口照護及衛教佔49件(46.67);111-112年所有住院病人手術部位感染率平均為0.50%(分子:手術感染件數/分母:所有住院病人手術開刀件數),有鑑於醫院的手術部位感染高於區域醫院同儕0.24%,故導入手術組合式照護(包含術前血糖監控、術前沐浴、皮膚準備、預防性抗生素;術中體溫監控、術後傷口照護等)。
投稿摘要(結果): 經113年開始從部分科別推動到全院外科系手術組合式照護,進行相關政策,包含會議宣導、教育訓練、系統醫囑項設定、資訊化管理、感染資料雙向回饋、手部衛生稽核等,後續經統計分析113年1-10月所有住院病人手術部位感染率降至0.39%。
投稿摘要(討論): 手術部位感染雖然佔所有醫院感染的第四名,但造成病人的傷害和死亡率並不亞於其他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本院依照回顧性分析出感染可能造成的原因,並將其結果定期回饋給外科團隊,推動過程中討論造成手術部位感染的原因有多種層面,醫師手術技術也是一大變項因子,非單一感染原因,故期望後續團隊能持續共同參與手術組合式照護,獲得更大實質性的改善。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