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降低南部某地區醫院血液培養檢體汙染率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降低南部某地區醫院血液培養檢體汙染率
投稿標題(英): Reducing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Rates in a Southern Hospital
投稿摘要(前言): 血液培養在醫院診斷發燒或急症中重要的檢驗項目,不正確的血液培養採檢,會導致病人不必要的醫療花費,且會影響醫療團隊的醫療決策,嚴重時會延誤病人病情,經文獻指出以急診室為最多,常見原因可能是由於樣本採集技術的差異、急診室工作人員的流動性相對較高等,血液培養汙染造成的原因,大多為人員因素且可避免及改善。本院112年6-10月起全院血液培養污染率2.6%,雖未超出閾值但有多次要超出,其中112年8月大於本院檢驗科設定標準值(3.0%),分析單位以急診室血液培養平均污染率佔比最高(72.4%),因此進行改善措施。
投稿摘要(方法): 透過現場觀察法及訪談護理師發現:對於血液培養檢體採集無菌觀念不足、未依標準作業流程採檢、管路採檢消毒時間不完整、消毒劑等候時間即次次不足。透過辦理急診教育訓練、宣導採血技術及製作檢體採檢影片、改以2% 葡萄糖酸氯己定/70% 異丙醇溶液,作為消毒劑消毒注射部位、安全針具使用抽血容器的順序、每月回饋血液檢體汙染率給護理部及部務會議宣導。
投稿摘要(結果): 112年11月-113年3月血液培養污染率降到1.82%,P=0.021(<0.05),維持到113年10月陽性率維持在閾值內,其中急診室污染率佔比下降到21%。
投稿摘要(討論): 本院為新成立之醫院,醫療人員的流動大,人員資歷不一,且各單位操作標準不一,因此拍攝各項檢體採檢影片,提供給採檢單位及護理新進人員作為教育訓練使用,將資料回饋單位宣導,另發現病人多為長照機構安養中心、同時採檢多種檢體、嚴重度高、流動量大等,也可能是汙染率高的原因,部分病人皮膚需進行多次皮膚消毒。血液培養是用來診斷菌血症最直接且最準確的方法,因此醫療院所訂定血液培養檢體採集流程及定期稽核、宣導等措施來降低汙染率,達到正確診斷,正確給予抗生素治療,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也避免醫療浪費,以維護病人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