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北台灣某單一地區醫院內醫療照護相關血流感染預後與多重抗藥性微生物相關性分析

感控監測

壁報

北台灣某單一地區醫院內醫療照護相關血流感染預後與多重抗藥性微生物相關性分析

Analysis of the Prognosi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in a Single Local Hospital in Northern Taiwan

醫護照護相關血流感染(HAI-BSI)為住院病患常見且高死亡率之住院併發症,在多重抗藥性微生物(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盛行的年代使得治療與抗生素管理更加複雜。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自2018年12月開院以來設置499張急性病床,為新竹區域最大的地區醫院,於2022年完成院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個案通報模組與「疾病管制署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THAS)」架接作業。本次研究將使用THAS資料,輔助本院建立院內HAI-BSI個案中MDRO於院內流行病學(local epidemiology)分析,藉此研究分析院內HAI-BSI於本院的盛行率,並進一步分析HAI-BSI中的MDRO與病人預後的關係。

依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布醫護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定義為收案原則,以本院通報至THAS系統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個案資料庫為基本。自資料庫中取得血流感染個案(BSI),以個案年紀、性別、單位別、7天與出院死亡率、住院天數、病原菌進行敘述性統計,並分析個案是否使用管路(CLABSI)、發生感染的菌別、是否為MDRO;與BSI個案的7天死亡率與出院死亡率進行分析。

以本院2019至2024年通報至THAS之HAI個案清單為資料庫,整理統合指標後,以2019年12月至2024年5月為研究區間,共有345個HAI-BSI人次、419株HAI-BSI相關菌株納入分析,計算本院歷年全院HAI密度落於1.68‰至2.56‰,以加護病房感染密度最高,歷年落於6.78‰至8.39‰,且BSI佔全HAI發生比例之首(35%)。全院HAI-BSI的7天死亡率為15.1%,住院死亡率則為42.6%﹔加護病房的HAI-BSI個案7天死亡率為19.2%,住院死亡率則為59.2%高於全院。CLABSI與Non-CLABSI佔比分別為60.2%與39.8%。常見菌別依序為K. pneumoniae、E. coli、E. faecium、C. albicans、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omplex。MDRO中,carbapenem-resistance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相關之HAI-BSI個案的7天死亡率80%為所有MDRO相關之HAI-BSI最高者。

加護病房HAI密度於COVID-19疫情後2020至2023呈上升趨勢,顯示疫情可能對於人力與感染管制政策推行造成壓力。全院與加護病房的HAI-BSI個案中7天死亡率高於文獻回顧;CLABSI發生率為non-CLABSI約1.5倍;CRKP相關HAI-BSI個案的7天死亡率80%為所有MDRO相關HAI-BSI最高者。以上資料分析結果反映院內各項感染管制政策有修正推行方向與討論資源分配的必要,尤以組合式照護、carbapenem類抗生素管制、院內經驗性抗生素使用指引最為相關。未來應進一步分析發生CRKP相關HAI-BSI的風險因子,藉此回饋改善院內後線抗生素使用的政策。並應以此指標分析研究回饋加護病房等臨床單位,以利HAI相關指標改善、推行抗生素管制及單位良性溝通等目的。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