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提升地區教學醫院牙科診療椅水質管理:跨部門協作與PDCA改善實踐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提升地區教學醫院牙科診療椅水質管理:跨部門協作與PDCA改善實踐
投稿標題(英): Enhancing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f Dental Treatment Chairs in Hospital: Cross-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and PDCA Improvement Practices
投稿摘要(前言): 牙科治療過程中的水質安全直接影響病患感染風險。依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牙科診療椅漱口用水需符合飲用水標準(菌落數<100 CFU/mL)。牙科診療椅水路系統易因生物膜(biofilm)滋生而成為微生物溫床,水質安全不容忽視。 本院牙科設有8台診療椅,採用RO水供應,每半年一次水質檢測。113年上半年檢測結果顯示,合格率僅48%(10/21)。感管聯合牙科採取改善措施,合格率提升至100%。
投稿摘要(方法): 一、問題確認與對策擬定 1.檢測異常分析: ①4月採檢21個診療椅水路檢測點,其菌落數超標11件,合格率僅為48%。 ②主要集中在手機出水口,疑因生物膜堆積、放流時間不足及清潔流程不完善。 2.源頭排查: RO供水系統未發現異常,問題可能來自診療椅內部管路和採檢操作環節。 3.目標設定: 診療椅出水口菌落數<100 CFU/mL確保合格率達100%。 4.初步改善措施: ①診療椅內部管路更換並加裝過濾器。 ②修訂採檢SOP,延長放流時間及採檢方式。 ③教育訓練,確保操作人員熟悉新流程及操作準確性。 二、對策實施 1.設備升級與操作調整: ①設備更換:廠商更換內部髒污軟水管路,並增加過濾器。 ②操作改進:採檢前延長放流時間至2分鐘。 2.試點改進: 113年5月感管與牙科依新流程試採2台診療椅6個檢測點: 酒精棉棒消毒管路細孔、管路出水口浸泡消毒液5分鐘、放流5分鐘後留取檢體送驗 3.日常操作優化: 113年5月起,落實每日開診前管路出水口3分鐘放流。 三、效果確認 1.階段性成果: ①4月第二次採檢,合格率提升至56%。 ②5月試行流程後,合格率提升至83%。 2.最終成果: 113年6月全面推廣優化措施,改善後水質檢測合格率達100%。 四、標準化與持續改進: 1.流程標準化: ①修訂流程納入牙科感染管制措施,確保可持續性。 ②制定RO設備定期維護,確保設備運行穩定。 2.監控與教育: ①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水質檢測。 ②定期對牙科操作人員進行感染管制與採檢操作訓練,確保人員操作標準化。
投稿摘要(結果): 1.改善成效: ①水質檢測合格率由48%逐步提升至100%。 ②藉由改進流程,診療椅水質符合標準降低感染風險。 2.跨部門合作機制: 感管、牙科與廠商協作形成閉環管理,建立異常問題的快速反應機制。 3.持續監控: 建立每半年水質檢測與定期教育訓練機制,確保持續合規。
投稿摘要(討論): 牙科診療用水的安全是感染防控的重要基礎。透過問題分析採取改善措施並標準化流程,成功將診療椅水質檢測合格率從48%提升至100%。未來將持續推進水質監測、教育訓練及設備維護,確保病患獲得更安全的醫療環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