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地區醫院改善胃鏡異常事件(潮濕長菌)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地區醫院改善胃鏡異常事件(潮濕長菌)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Management positive culture from gastroscopy in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前言): 內視鏡乾燥不完全和再處理不佳都會殘留有機物和水分,進而形成生物膜造成內視鏡污染。而以往內視鏡透過酒精沖洗、空氣槍吹乾及垂直懸掛等方式達到乾燥,但是有文獻指出有49%內視鏡會出現水滴殘留、22%內視鏡ATP超出標準、71%發現微生物生長,且液體殘留與超標ATP呈現正相關。因此建議需要更有效的內視鏡再處理流程及乾燥措施以防止液體殘留和微生物污染,例如內視鏡內管用醫療等級可調壓空氣吹10分鐘,並用HEPA過濾空氣持續循環等。 某地區醫院設有胃鏡檢查室配備4支胃鏡,胃鏡再處理流程由門診護理人員兼任,並以經驗傳承,乾燥措施為酒精沖洗及垂直懸掛,且以OPA進行高層次消毒。111年2~3月出現2支胃鏡長菌,陽性率為15.4% (為K-P、mold-like黴菌樣等菌種),且用ATP做清潔驗證時重洗率高達87.5%(ATP >200RLU),儲存櫃環境採檢陽性率為22.8%,且1~4月儲存櫃濕度有73天>60%(占60.8%)。
投稿摘要(方法): 感管師分析原因為多重因素,如:(1)政策方面:缺乏胃鏡再處理流程、缺少稽核制度及教育訓練課程等;(2)人員方面:如手工清洗不乾淨及靠口頭教導等;(3)儲存櫃方面:如儲存櫃太潮濕等;(4)硬體設備:如缺乏空氣槍吹乾胃鏡等。因此於4/27行政主管會議報告後成立專案小組,啟動第一階段改善措施:(1)政策方面:制定胃鏡再處理流程並拍攝教學影片、製作手工清洗稽核表及舉辦2場在職教育;(2)人員方面:每季稽核手工清洗等;(3)儲存櫃方面:濕度>60%需立即請修;(4)硬體設備方面:新增可調壓空氣槍等。 之後每月採檢皆未長菌,但是8/15~11/28又有2支胃鏡連續長菌,且多次重洗重驗仍未改善,因此將胃鏡送回廠商檢測,結果發現2支胃鏡內管都殘留水滴,因此啟動第二階段改善措施,包含:(1)加強乾燥措施:用空氣槍吹內管>2分鐘,且在儲存櫃內側放置5個氧氣流量表,持續灌入38~40℃醫療等級空氣(4個接在胃鏡前端,經測試流量設定為4L/min;另外1個視儲存櫃濕度調整流量);(2)進行雙重高層次消毒:將AER OPA消毒時間由5分延長至10分。
投稿摘要(結果): 111~113年手工清洗正確率為89.5~92.5%,儲存櫃濕度維持<50%,且感管師於112/1以ATP檢測胃鏡清潔成效皆為通過,113/2至今未再長菌。
投稿摘要(討論): 文獻建議的乾燥措施(如:空氣槍吹內管10分鐘及HEPA空氣循環等)因耗時昂貴而不易落實,本院利用常見氧氣流量表即可同時達成乾燥胃鏡內管及儲存櫃的效果,且在細菌培養反覆異常時積極運用雙重高層次消毒減少胃鏡長菌,並能確保病人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