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庫賈氏病列管個案追蹤管理成效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庫賈氏病列管個案追蹤管理成效
投稿標題(英): Effectiveness of tracking and management of cases of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listed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前言): 台灣庫賈氏病(CJD)每年發生率0.5-1.0/每百萬人,致病原為異常折疊具傳染性的變異普利昂蛋白(PrPSC),此疾病雖罕見,但因異常普利昂蛋白,無法以常規消毒滅菌方式去除活性,器械一旦使用於「庫賈氏病人」或「庫賈氏病風險個案」,可能需銷毀或經由高規格消毒滅菌方式才能再度使用,故未適當風險評估與醫材處理,可能會因接觸異常普利昂蛋白所汙染器械,造成醫源型庫賈氏病。
投稿摘要(方法): 2017年11月2日接獲疾管署通知,外院通報庫賈氏病疑似個案2016年11月29日於本院進行腦部手術,立即啟動危機因應。 一、器械包磐管理 1.以「器械滅菌條碼追蹤管理系統」調查指標個案手術過程使用的器械包盤,排除即棄式、排除不會直接接觸腦組織的器械包盤。 2.具傳染風險的器械立即下架,並依CDC「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手冊」醫療器械處理建議進行普利昂蛋白去活化處理。 3.經普利昂蛋白去活化處理的器械上鎖封存。 二、接觸者追蹤管理 1.依據 CDC「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手冊」,參考英國指引與相關文獻匡列接觸者。有使用指標個案接觸高度感染力組織之器械,且於該器械半年內滅菌10次(含)內的使用者,排除非接觸高感染力組織的手術,進行追蹤管理。 2.指定專人對風險個案進行追蹤關懷。 3.建構風險個案就醫警示。當個案於門診、急診、住院、檢查排程及手術作業排程時,以簡訊通知感管團隊,並於檢查作業系統、手術作業系統註記,提醒現場作業人員,採取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 4.訂定「庫賈氏病列管個案侵入性檢查或手術作業流程及照護注意事項」,視需要召開醫療團隊會議。
投稿摘要(結果): 依疾管署2013年公告指引匡列接觸者(風險個案)共69人,扣除外籍返國2人、死亡15人,已防疫告知35人,未回診尚未防疫告知17人。考量電話通知無法確認通話者人別而有洩漏病情風險,故本院均係於門診比對相關證件確認身分後進行防疫告知,針對未回診個案109年起持續寄發關懷信,已寄送10次,陸續有零星個案回診追蹤。 自107年4月至113年11月定期追蹤風險個案回院就醫診療情形達6年7個月,召開逾80次會議,迄今無發現醫源型庫賈氏病個案。
投稿摘要(討論): 根據文獻報告指出,醫源型庫賈氏病潛伏最長為26個月,本案風險個案追蹤已達6年7個月,建議疾管署應明訂追蹤期限,避免影響病人就醫權益。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