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血液科病房血流感染增加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血液科病房血流感染增加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creas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hematology ward of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前言): 經由定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某醫學中心血液科病房於2024年7月份血流感染11件,感染密度7.3‰,超出2個標準差,與流行前期(2024.01~2024.06)比較,經Fisher's exact test分析p值>0.05,雖不具統計上的意義,但因感染個案數持續增加,因此展開調查,以期找出可能感染因素及感染源,避免感染的繼續擴散。
投稿摘要(方法): 一、蒐集感染個案之臨床資料。二、觀察病房醫療照護作業。三、進行環境終期消毒。四、舉辦醫護聯合討論會及教育訓練,制定改善對策。
投稿摘要(結果): 一、BSI 11件,其中有2人重複感染,故實際感染人數9人。病人診斷以白血病 64%佔多數、淋巴瘤36%次之,男:女=6:5,年齡中位數:55歲(37-81歲),住院日至發生感染天數中位數:19天(7~102天),中心靜脈導管留置率:100%,中心導管置放部位以鎖骨下Port-A最多佔64%,其次為PICC及CVP各2支次之,導管放置至感染日中位數:44天(4~101天),導管放置理由:進行化學治療佔82%最多,周邊靜脈注射困難佔18%次之。 二、感染菌種以革蘭氏陰性菌最多44%,導管放置人員皆不相同,感染床位不相鄰,感染日期部分相近。 三、現場觀察發現:(1)偕同病房感管專責醫師至現場觀察發現留置Port-A、CVP及PICC的病人導管裝置敷料有潮溼及未密合的情形;(2)消毒範圍未大於敷料覆蓋範圍的10X12公分。 四、感管措施立即介入進行改善: 1.推動:(1)消毒面積大於OP site範圍(10X12公分);(2)注射部位有出血情形,可使用無菌紗布覆蓋注射部位;(3)中心導管使用無菌紗布每2天更換敷料,使用無菌透明之敷料每6天更換敷料;(4)更換敷料前,以無菌蒸餾水先清潔注射部位皮膚,再以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消毒注射部位且等到消毒劑完全乾燥後,再使用無菌敷料覆蓋注射部位。 2.製作中心導管皮膚及注射帽消毒注意事項宣導海報: (1)消毒範圍需大於敷料覆蓋範圍10X12公分;(2)施打藥物前請確實消毒中心導管接頭正面及側面;(3)消毒注射帽用力旋轉擦拭正面及側面至少5秒以上(最好達15秒)。 3.請環管課以5000PPM漂白水拋棄式紙抹布執行全病室及公共區域環境消毒及每日增加擦拭工作人員易碰觸之環境消毒(床欄、床旁按鈕、工作檯面等)。
投稿摘要(討論): 感染個案皆屬重症、免疫力低下的感染高危險群,落實預防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組合式照護措施、環境清潔、加強手部衛生等感染管制策略方為有效防止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唯一方法。 追蹤至2024年9月,血流感染降為3件,感染密度2.0‰,調查結果回歸流行前期的情形,因此得以順利結案。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