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提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效率之資訊化方案的經驗分享

其他

壁報

某醫學中心提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效率之資訊化方案的經驗分享

A Medical Center's Experience with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 to Improve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Surveillance Efficiency

面對醫療科技進步所伴隨之挑戰,醫療相關感染管制為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重要的措施之一。日前院內感染監測完全仰賴感管護理師每日例行審閱每日臨床微生物檢驗報告、逐筆查閱醫療病歷及護理紀錄、檢驗及影像醫學報告,依據疾管署2018年修訂新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定義進行醫療相關感染個案判定收案,收案則需人工填寫個案收案資料紀錄卡,及醫療照護感染收案因素分析表供臨床照護單位進行即時改善,人工方式彙整收案相關資料耗費時間平均每個收案約40分鐘完整一筆醫療照護感染收案及給臨床單位一張感染因素分析表。感染管制業務非只有監測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包含傳染病通報,各項監測如員工異常健康、手部衛生稽核、隔離防護措施稽核及異常事件監測及分析,故為縮短人工彙整資料耗費時間,規劃智能收案系統,提升工作效能。

1.依循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判定準則,排除入院時已發生的感染(PresentonAdmission,POA),若病人90天內曾手術,則納入POA,將微生物陽性檢驗報告納入智能收案評估資料庫,感管護理師即時依據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定義評估判定是否收案。
2.確立收案資料,可點選該病人陽性報告其系統會將病人基本資料欄位及病房、科別動態資料、手術資料,住院間抗生素使用及侵入性導管相關資料,整合在智能收案系統中。
3.規劃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各部位收案標準,供感管護理師收案時點選,以利後續便於分析及供臨床照護單位知悉及檢討改善。
4.無陽性檢驗報告,須由感管護理師故之人工判定評估收案,亦可透過智能收案系統輸入預收案之病歷號,自動帶出基本資料及手術排程、侵入性導管、抗生素使用等資料,以達到快速完成收案資料。

1.未建置醫療感染智能收案系統時,平均每位感管護理師在評估每筆收案所花費時間約30-40分鐘,在113年4月正式啟用醫療感染智能收案系統,在評估每筆收案可以縮短為10-15分鐘。在未介入此資訊系統每月每位感管護理師花費15733分鐘在評估每筆收案;介入後每月每位感管護理師花費5500分鐘,故每月可省下約170小時在評估每筆收案。
2.以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之建構智慧醫療資訊概念;持續優化醫療感染智能收案,由確立收案後,收案個案相關資訊可即時通知該病人主治醫師或手術醫師及護理長,以達到即時性監測及雙向回饋討論。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若維持人工判斷、評估,在偵測異常事件或有無群突發時候較晚發現而導致異常事件或群突發感染擴大,藉由跨部門進行資訊整合,即時掌握各項檢驗報告、病人分布,將可快速介入措施,有效避免不必要異常事件的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