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相關危險因子分析:某醫學中心五年回溯性研究

感控監測

壁報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相關危險因子分析:某醫學中心五年回溯性研究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Five-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a Medical Center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中的重要挑戰。儘管診斷與治療技術不斷進步,CDI的高復發率及其在醫療機構內的強傳播性,對於病人安全和醫療資源造成重大影響。研究顯示,抗生素使用、不當的感染管制措施、高齡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均顯著增加感染風險。本研究根據疾病管制署於2018年發布的醫療照護相關CDI感染定義,回顧並分析某醫學中心五年期間的CDI病歷資料,對照常見風險因子尤以探索該族群感染高危險族群並提供預防策略建議。

本研究採回溯性觀察研究,收集某醫學中心自2019年至2023年間的CDI病歷數據,共計2388次困難梭菌糞便檢測,陽性檢體275次(整體陽性率11.52%)。符合CDI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收案定義將157人次病歷納入分析,定義標準包括:非固體化糞便檢查顯示產毒性困難梭菌陽性。經手術或病理證實有偽膜性結腸炎證據。進一步分析病人屬性、感染時程與住院天數、潛在疾病及臨床結果。

1.病人屬性
平均年齡:77歲,65歲及以上患者佔79.6%,女性比例:54.14%(85/157),
主要年齡段:80-89歲最多(36.94%),其次70-79歲(19.11%)。
2.感染時程與住院天數
平均住院天數:37.5天,平均住院至CDI確定感染天數:15.37天,39.49%的感染發生於住院第7天內。
3.潛在疾病
長期臥床及管灌飲食患者佔75.16%,潛在疾病最多為糖尿病(33.12%)與惡性腫瘤(23.57%),加護病房患者佔19.11%。
4.臨床結果
感染後住院內死亡率為36.30%(57/157),65歲及以上患者死亡率與65歲以下患者間無顯著差異(P=1.0)。
5.檢驗趨勢
檢驗量與陽性率逐年增加(2019年/377次,2020年/410次,2021年/418,2022年/528次,2023年/655次)。

本研究顯示,感染者以具高齡、長期臥床、管灌飲食以及糖尿病或惡性腫瘤病史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特質為多。此外,檢驗量及陽性率逐年增加,可能與臨床科醫師篩檢CDI的意義及重視相關,反映出教育訓練抗生素議題之重要性。
住院一週內感染的高發生率凸顯了早期預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高危險族群中應加強監測與預防措施。雖然高齡患者與年輕患者之間的死亡率無顯著差異,但整體死亡率達36.30%,感染可能對住院患者具有威脅。根據文獻,強調 CDI 的高死亡率及其對醫療系統的負擔。因此,強化感染控制措施及早期識別感染風險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為降低CDI感染的發生率及臨床負擔,應強化對高危族群的監控,優化抗生素使用管理,持續落實感染管制措施及抗生素管理政策,減少CDI感染對醫療體系及患者健康的影響。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