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COVID-19疫後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探究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COVID-19疫後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探究
投稿標題(英): Explor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Post-COVID-19 Pandemic Era
投稿摘要(前言): 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後,對全球醫療體系帶來深遠影響。疫情期間為防範病毒傳播,實施了多項感染控制措施,如訪客限制、醫護人員穿戴個人防護裝備、病人及陪、探病者配戴口罩、加強環境消毒等。台灣為防疫成效卓越的地區之一,在疫情間強化了防疫作為,然而這些措施是否影響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的發生率,仍需進一步探討。
投稿摘要(方法): 本研究採回溯性研究,依疾管署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THAS)公告2023年區域級以上醫院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視報告中的COVID-19疫情分期:疫情前期2019年1月起至2020年3月、圍堵期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減災期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和疫後期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依據各期進行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趨勢分析。
投稿摘要(結果): 1. 全院/ICU HAI疫情前期2.1/4.3‰、圍堵期2.6/5.5‰、減災期3.2/5.9‰、疫後期3.1/6.3‰。 2. 全院/ICU血流感染疫情前期0.6/1.4‰、圍堵期0.9/2.1‰、減災期1.0/2.4‰、疫後期0.9/2.1‰。 3. 全院/ICU泌尿道感染疫情前期0.5/1.2‰、圍堵期0.8/1.4‰、減災期0.9/1.9‰、疫後期0.8/2.3‰。 4. 全院/ICU呼吸道感染疫情前期0.3/0.7‰、圍堵期0.5/1.0‰、減災期0.5/0.6‰、疫後期0.5/0.8‰。 5. ICU CLABSI疫情前期2.1‰、圍堵期3.0‰、減災期3.6‰、疫後期2.8‰;ICU CAUTI疫情前期1.5‰、圍堵期2.2‰、減災期2.8‰、疫後期3.1‰;ICU VAP疫情前期0.2‰、圍堵期0.2‰、減災期0.08‰、疫後期0.06‰。 減災期HAI較圍堵期上升,但ICU呼吸道感染發生密度減災期較圍堵期下降;疫後期的全院HAI較減災期下降,ICU HAI上升6.77%,發現疫後期ICU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有上升趨勢,血流感染下降13.3%,進一步分析疫後期的CAUTI較減災期上升13%,但疫後期的VAP較減災期下降25%,疫後期的CLABSI較減災期下降23.6%。
投稿摘要(討論): COVID-19疫情間,防疫政策不斷修正,不僅遏止COVID-19傳播,在THAS資料中其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其減災期感染密度高於圍堵期。在減災期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的感染密度優於同儕值,但仍透過重啟重點教育、會議宣導、加強稽核、立即回饋等措施,於疫後期逐步改善,尤其是ICU血流感染、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明顯下降,顯示防疫固然重要,醫療照護應同時兼顧防疫措施,並融入感染管制措施於各項照護處置,方可持續提升病人照護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