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中部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相關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之風險因子及處方型態分析

抗生素管制

口頭

中部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相關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之風險因子及處方型態分析

Analysis the risk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 medical center in central Taiwan

感染症醫學會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治療指引於2020年發表後,2021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IDSA)及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會(ESCMID)亦陸續更新治療指引,對於初次確診CDI者,Fidaxomicin已列為首選用藥之一,Metronidazole則因為臨床證據較為不足,建議用在無法使用fidaxomicin或vancomycin的輕微CDI,作為替代用藥。但fidaxomicin在健保給付規定中仍有其限制,需經metronidazole及vancomycin治療無效或復發,且細菌培養或毒素分析報告證實為困難梭狀桿菌相關腹瀉,並經感染症專科醫師確認方可使用,且其價格相較昂貴。另外健保自2021年7月才開始給付vancomycin口服劑型,以往需使用vancomycin針劑泡製成口服藥水給藥,且需考量藥品保存,種種因素皆影響醫師處方;
依據臺灣2020年CDI指引,最主要的感染風險因子即為曾經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其他風險因子包括年齡超過65歲、長期住院、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腫瘤疾病、慢性腎臟病疾病及需要使用呼吸器的病患等;
本研究欲探討某醫學中心困難縮狀桿菌感染之風險因子及醫師處方內容,進行資料分析以提供臨床醫療處置參考。

本研究採回溯性觀察研究法,收集並分析某醫學中心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符合醫療照護相關(HAI)之CDI收案對象,HAI定義為病人感染日期在住院第3天或以後者。

研究期間共19人次符合HAI之CDI,男性13人(68.4%),1人為8歲女童、其餘18人年齡平均74.6歲(55-97),7人(36.8%)有惡性腫瘤,15人(78.9%)有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5人(26.3%)有使用類固醇、感染前8周內有18人(94.7%)使用抗生素、使用量前五項依序為Piperacillin/Tazobactam(44.4%)、Piperacillin(33.3%)、Cefepime(27.8%)、Ampicillin/Sulbactam(22.2%)、Ceftriaxone(22.2%),感染前一周曾住加護病房4人(21.1%),感染前平均住院51天(5-236天),有3人(15.8%)在療程結束7天內死亡;治療用藥以vancomycin及metronidazole為主,無人使用fidaxomicin,9人使用口服vancomycin 125mg~250mg QID 療程5至13天、5人使用口服metronidazole 250~500mg Q8H~Q6H療程7至14天、3人使用口服netronidazole 250~500mg Q8H~Q6H 2至4天後,改為口服vancomycin 125mg QID 6~10天、1人併用metronidazole及vancomycin 3天後再單用vancomycin 250mg QID 11天、8歲兒童則使用針劑metronidazole 10mg/kg Q6H 9天。

某醫學中心之抗生素管理政策,Vancomycin限感染科、重症醫師、血腫科醫師開立,Metronidazole則為各醫師皆可使用,Fidaxomicin則非正式品項需急採;而某醫學中心在2023年7月後才進用口服Vancomycin膠囊,以往須使用針劑Vancomycin進行泡製,因此在治療用藥選擇差異較大;未來可進一步擬定某醫學中心院內指引供臨床醫師參考,以期增加臨床醫師注意CDI之風險因子,並依照病人臨床狀況選擇合適之治療用藥!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