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區域醫院精神科病房疑似COVID-19群聚事件處理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區域醫院精神科病房疑似COVID-19群聚事件處理
投稿標題(英): Handling of suspected COVID-19 clusters in the psychiatric ward of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前言): 2020至2023年全世界與臺灣都面臨COVID-19疫情洗禮,本院精神科病房在防堵多年後也不幸發生群聚事件,此篇為某區域教學醫院急性精神科病房,在後疫情時期的2024年,運用跨團隊合作進行精神科病房 COVID-19群聚事件疫調處置。
投稿摘要(方法): 113年6月23日接獲精神科病房電話通知,單位出現6位病人發燒,給予COVID-19篩檢結果確診陽性5位,只有一位為陰性,為避免疫情擴大感管單位隨即至現場進行調查, 6位病人於住院期間出現喉嚨痛、聲音沙啞、頭痛、發燒症狀,經單位主管描述, 6位病人有4位6月22日皆有外出紀錄,當日該區主治醫師、感管師與病房團隊討論後執行下列介入措施:1. 病人分流,確診病人轉至隔離區,分區集中照護。2.環境清潔消毒,單位公共區環境(含病房區、護理站等區域),清消頻率由1天1次改為1天2次。3.單位立即停止交誼廳團體活動及用餐,所有病人改待在病室內。4.護理師加強巡視單位病人外科口罩配戴情形及活動範圍。5.加強護理站發藥窗口環境清潔,病人於完成服用口服藥物離開後,護理師立即使用酒精擦拭窗檯及周邊環境。6.暫停訪客並密切管制與監控,直至單位出現最後一例(7月8日)解除隔離為止。
投稿摘要(結果): 整起群聚事件自6月23日起至7月8日止2週期間,共計19名個案篩檢確診COVID-19陽性,病人於住院期間採集中照護並落實自主健康管理,依當科醫師評估陸續追蹤並針對異常者採檢,陽性個案解除後之病室(共計5 間),於完成終期消毒後開放收治一般病人。單位疫情管制期至7月22為止,皆無新增陽性個案,整起事件之相關接觸者持續追蹤監測至07月22日發生日隔離期滿(14天)止,無新增 COVID-19 確診病人,故予結案。
投稿摘要(討論): 整體事件起於其中4位病人請假外出,病人外出時口罩並未完整配戴,進而導致該病房感染群聚發生。在新冠疫情視同流感化期間,一般民眾對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漸放鬆之際,精神科病人特定時期請假返家團聚反而增加感染的風險。疾管署新聞稿6月11日至17日期間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無論社區感染或院內感染都是存在風險的。對醫院員工及病人進行有關COVID-19風險的衛教宣導,加強採行標準防護措施,例如:洗手、咳嗽禮節;落實醫院員工病人健康監測;適時調整病房團體活動及環境清潔消毒等防疫策略,有助於維護醫院員工及病人之健康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