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抗微生物製劑管理及感染管制品質提升計畫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抗微生物製劑管理及感染管制品質提升計畫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for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nd Infection Control under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投稿摘要(前言): 抗生素的管理與監測、評估及審核在臨床實踐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有效推動抗微生物製劑的合理使用,並應對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問題,衛生福利部於113年推出了「全民健康保險抗微生物製劑管理及感染管制品質提升計畫」,旨在提升醫療機構的抗微生物管理品質,降低抗藥性風險,控制醫療費用,並保障病人安全。
投稿摘要(方法): 1.盤點:盤點符合113年計畫要求的18項抗生素類別,並將計劃納入114年其他20項抗微生物製劑。這些抗生素在本院必須經過感染科專任醫師的審核與評估,方可開立。 2.判定:在資訊系統中設立【適用對象】的選擇,供感染科專任醫師評估回覆並將其儲存於資料庫中。臨床醫師在抗生素的開立會依照感染科專任醫師會診回覆建議開立;開立後,另起一程式生成查詢,將評估後所開立的18項抗生素同時符合適用對象要求,及檢視開立的醫師是否為感染科專任醫師,提供用藥建議,包括劑量、頻次、使用天數與輸液與輸注速度等資料帶入。 3.資料提報:申報業務組及感染管制中心每月審查申報指標,確認提報指標準確性後由申報業務組完成申報。 4.定期評估:定時開會討論,隨時掌握及追蹤各部門作業進度,適時檢討修訂。
投稿摘要(結果): 在資訊系統設定初期,申報業務組及感染管制中心每月需人工判斷約1300筆資料,這包括查詢是否有會診建議、是否符合適應症等。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對抗生素開立的天數判定,因為抗生素的治療週期通常為7天,但醫師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延長用藥天數至7-14天,因此針對第8天等延長用藥情形進行審查並評估可否再一次申報,在與團隊達成共識並引入抗生素降階機制後,系統成功協助完成數據審查,將複審時間從1-2天縮短至僅需3-4小時,並且只剩少數資料需人工確認。
投稿摘要(討論): 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將加劇多重抗藥性菌株的威脅,進一步減少可用的有效治療選擇,增加醫療資源消耗,並可能延長病人的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通過本計畫的實施,本院促進了跨部門的協作,建立了醫療團隊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及抗生素降階機制的推行,不僅能夠保證治療效果,還能有效減少抗微生物製劑的過度使用,減少對抗藥性菌株的選擇壓力,從而有助於長期控制抗藥性問題,為未來的抗生素管理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