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輔導住宿式機構降低機構內感染密度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輔導住宿式機構降低機構內感染密度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Sharing experience in guiding residential institutions to reduce infection density within the institution
投稿摘要(前言): 自112年10月1日起輔導住宿式機構,著手針對所輔導之機構展開調查包含感染管制相關人力、機構內感染管制推動項目等等;本院認為降低機構內感染密度為提升機構內感染品質提升之要項,故以此做為輔導機構之年度目標。
投稿摘要(方法): 112年10月起實地訪視或line群組提出問題最多的是機構內收案,故於113年每月實地訪談針對機構收案現況進行分析發現: (一) 、三家機構感染收案資料收集來源依靠住民就醫後之入院診斷或檢驗報告,而非機構收案定義收案。 (二) 、機構感染收案定義版本不同。 (三) 、機構內住民新症狀或症狀惡化不易判別: 機構內之住民主要照顧者,8成以上為外籍照服員;機構之台籍護理師主要工作為監督外籍照服員之管灌、移位、擦澡等工作。 (四)、機構內之感染收案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為主。 故重新檢視護家機構內收案之認知及流程後擬定輔導方向: 1.建立共同監測定義來源: (1)針對感染管制專責人員進行教育訓練。 (2)建立隨手可查之機構收案定義。 2.協助優化機構內監測機制: (1)協助製作症狀改變之圖卡供機構外籍照服員評估觀察。 (2)與機構討論建立症狀改變工作人員回報機制。 3.定期抽查機構感染收案資料且立即回饋。 4.定期分析機構內感染造成之可能原因並提出檢討改善之方案。
投稿摘要(結果): 比較113年上半年及6-10月之間,發現113年機構收案正確性自25%上升至70%;且感染管制專責人員針對機構收案認知自50%上升至80%,經統計學P<0.05有顯著意義;同時三家機構感染密度皆下降達成當年度感染管制目標機構感染密度下降5%以上。
投稿摘要(討論): 透過醫院輔導之經驗可以提升住民於機構內避免感染事件之發生。在輔導過程中發現機構內收案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收案不同之處:包含無統一上傳收案平台。機構現況為自行購買登打上傳之系統。希國家可建置機構內感染監測平台同時可整合監測相關機構內感染之監測指標,作為國家對住宿式機構感染品質之監測要點,進而提升住民機構內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