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規畫門診區新興傳染病病人轉院動線設計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規畫門診區新興傳染病病人轉院動線設計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Sharing experience in planning patient transfer routes for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outpatient areas
投稿摘要(前言): 隨著全球環境變遷,國際間交通便捷且疫病無國界的情況下,使得傳染病透過交流而傳播,增加了傳染病發生的機會,在醫院端門診區的病人雖然停留時間相對住院病人少很多,但稍有不甚仍有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引起社區間的傳播,因此在本院整建期間,搬遷周轉區為讓人員儘早孰悉環境,且在有限空間內透過動線規劃,防止傳染源與易感染者之間的交叉感染,減少暴露風險,確保醫療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保障醫療工作人員及病人的健康安全。
投稿摘要(方法): 本院於整建期間僅提供門診服務無住診、急診,若遇到疑似新興傳染病病人則需進行轉診,對於新的環境、新的空間規劃,需建立相對安全的處置空間及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減少人員暴露風險,避免感染事件發生,因此透過跨團隊討論規劃如下: 一、確認等候空間:了解各樓層門診使用情形,在滿診的情況下,每層樓選擇一間非常規使用的備用空間,如:石膏室、衛教室..等,且病人不跨樓層移動。 二、動線規劃:動線以人流少、直線動線,減少轉彎和交叉,且距離轉送電梯最短的距離,使病人快速到達目的地。 三、轉送動線:由於空間限制無法有專屬轉送通道,規劃由警衛協助前引導分流看診病人及管控電梯,以縮短等待及運送時間。 四、充足的洗手設備:每2個門診或每區牆面至少設置充足的乾洗手設備,增加洗手便利性。 五、個人防護裝備訓練:持續透過教育訓練讓人員孰悉穿脫流程,不因醫院服務屬性不同疏於練習而生疏。 六、終期消毒:轉送病人後由清潔人員以5000PPM漂白水進行終期消毒。 七、實際演練:透過跨團隊演練集思廣益讓整個流程更順暢,讓人員有臨場感、孰悉感。
投稿摘要(結果): 經由上述原則規畫出轉院動線,也召集團隊實際演練,透過演練調整了個人防護裝備脫除地點,讓整個流程更順暢,更能減少人員暴露的風險。
投稿摘要(討論): 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需要多層面的措施,包含:空調設計、個人防護裝備、手部衛生、環境清潔、教育訓練等綜合性感管措施,搭配防疫動線透過安全的路徑防止病原傳播,進而提高人員的安全,增強防疫效果,隨著全球化和氣候變遷的影響,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因此即便是門診區平時對疾病的監測和防治仍需事前準備保持警覺,遇到時就有充足的時間應對。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