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AI-早期預警改善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成效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口頭
投稿標題(中): 運用AI-早期預警改善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成效
投稿標題(英):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by using AI-Early Warning
投稿摘要(前言): 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是每家醫療機構相當關心的議題,本院泌尿道感染在院內感染部位排名第二位,其中泌尿道感染的個案有置放導尿管的佔了八成。自2014年起持續推動Foley Bundle措施,然而於2020-2022年ICU CAUTI整體感染趨勢是緩下降,且位於醫中平均左右。為了降低導尿管相關的感染,如能找出CAUTI病人的特性,在發現潛在感染前提醒臨床人員,及早矯正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感染個案。降低院內感染可減少病人住院日數及住院醫療費用。因此,建立早期預警系統。
投稿摘要(方法): 2022年運用本院院內倉儲資料彙整10年泌尿道感染病歷資料,根據大數據資料分析出病人高度相關的臨床因子,建置階段如下:1.第一階段於2023年4月完成AI模組建置,分析得到的成果:在訓練資料集模型及驗證資料集模型的敏感性、特異性、精確度、準確度皆有90%以上。2. 第二階段於2023年9月起每天4點由模型推論篩選出有泌尿道感染風險的住院患者,依據篩選的條件在住院醫囑系統增加UTI risk字樣提醒。提醒訊息內容包括(1)有高度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及早移除導尿管或建議矯正低血容(2)使用特定高風險藥物。護理作業系統主動搭配醫療科發展視覺圖示提醒護理師,落實每日照護確認留置導管必要性。執行單位有成人加護病房、感染科病房及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共10個單位。3.第三階段由感染科醫師及感染管制師至執行單位之相關會議進行人員教育。4.第四階段進行執行度及感染率監測並可適時調整提醒機制。並且定期將監測結果回饋於感染管制委員會、加護病房委員會及醫療品質委員會,以提升個主管重視及有效運用。
投稿摘要(結果): 此系統於中部某醫學中心臨床執行一年,在執行單位成人加護病房、感染科病房及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均達到感染密度降低成效。(1)加護病房由3.2 ‰下降至2.4 ‰ (下降25%)。(2)感染科病房由3.9 ‰下降至2.2 ‰ (下降43.6%)。(3)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由4.3‰下降至2.2 ‰ (下降48.8%)。(4)10個執行單位由3.3‰下降至2.4 ‰ (下降27%)。
投稿摘要(討論): 導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是醫療照護重要指標之一,透過AI早期預警系統建置,僅2-7%使用導尿管病人會被警示,不會造成臨床疲勞卻可提供醫療團隊重要的訊息。如果醫療團隊可依據相關建議進行有效的應用,確實能提升醫療照護品 質,保障病人安全。亦可漸進式推廣到院內泌尿道感染高或導尿管使用率高單位。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