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結合環境採檢與手部衛生監測的VRE感染控制策略

感控監測

壁報

結合環境採檢與手部衛生監測的VRE感染控制策略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Sampling and Hand Hygiene Monitoring for VRE Infection Control Strategies

VRE是全球重要的院內伺機性感染病原菌,其在乾燥環境中的長期存活性,使其極易通過接觸傳播,對醫療機構構成挑戰。環境採檢與手部衛生監測作為關鍵策略,可有效評估病原菌傳播途徑並強化防控措施。2024年8月,某醫學中心內科四人病房中,一名患者尿液培養檢出VRE,隨後同病房內另兩名患者亦檢出相同菌株,疑似群聚感染。研究未進行入院篩檢,無法排除三名患者在入院前即已移生的可能,但同病房內無新個案出現,支持院內感染假設。

本次調查對三名VRE陽性個案進行病例分析,收集其臨床病史與尿液培養報告,評估抗生素敏感性及治療情況。同時,對後兩床周邊高頻接觸物表(如點滴架、電動床按鍵、叫人鈴)進行環境採檢,採用細菌培養技術記錄陽性檢出率與污染分布。病人週遭環境檢測中VRE的陽性率達20%,可能反映病人自體排菌對環境的影響。在手部衛生監測方面,對2位醫師、8位護理人員及1位清潔人員進行手部採檢,並透過現場稽核監測病房內醫護人員的手部衛生遵從率與正確率。考量霍桑效應,採檢方式採隨機稽核以增加可靠性。根據環境採檢結果與個案床位分布,分析可能的傳播路徑,並設計介入措施,包括加強清潔流程、提升手部衛生教育及強化隔離措施。

環境採檢共20件,陽性率達20%,其中點滴架與電動床按鍵檢出VRE,顯示環境污染為主要傳播途徑,但病人自體排菌可能對污染有重大影響。在手部衛生監測中,手部採檢未檢出VRE,表明傳播並未通過直接接觸發生。然而,手部衛生遵從率為96%,正確率僅為88.2%,顯示仍有改進空間。介入措施實施後,手部衛生遵從率達100%,環境清潔度明顯改善,病房內未再檢出VRE,顯示多層次感染控制策略成效顯著。

環境污染是VRE群聚感染的重要傳播途徑,而手部衛生的落實對阻斷傳播同樣至關重要。環境採檢結果幫助識別高污染區域並指導清潔優化策略,手部衛生監測則強調了人員教育與稽核的重要性。結合這兩項策略,不僅能快速發現問題,還能構建整合性的感染控制框架。文獻亦指出,環境清潔、手部衛生及隔離措施三位一體的Care Bundle可有效降低VRE傳播風險。本次事件通過結合環境採檢與手部衛生監測的感染控制策略,成功控制了VRE的傳播,至2024年9月中旬未再發現新個案,且病房環境檢測結果顯示全面清潔有效。此案例提供了多層面整合策略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實務經驗,對未來類似事件的預防與處置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